第146章 内忧外患[第2页/共3页]
听闻此言,镇国公顾应痕双目圆睁,怒不成遏。“哼!若非常日里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搞得朝堂乌烟瘴气,何故有如此局面?还想乞降?元狗和南安会跟你谈和吗?”(注释:顾应痕是太后顾秋婵的父亲,是为外戚。)
“吴将军说得轻巧,你觉得各地藩王会听宣听调吗?”
“陛下,太后,现在各地藩王诸侯拥兵自重,朝廷兵力分离,实难应对两国攻伐。不如主动乞降吧。”双鬓已然斑白的梁国左相池国栋率先出列。大梁立国已久,现在先皇俄然驾崩,留下个这么个烂摊子,失实叫人无法。
“陛下,太后,梁国之以是会堕入现在的窘境,不但仅是因为内奸的威胁,更是因为朝内本身存在的题目。
就算开城献降,你觉得元武和南安就会重用他们?一旦投敌,就将背负叛国的骂名。待到事了,便如案上鱼肉,今后必将任人宰割。
话到此处,周信躬身一拜。“陛下、太后。我朝只需管束元武南下主力,待大周挥师南安,南帝必定调兵回援。届时,大梁东部战局便可减缓。
顾秋婵话音刚落,朝堂上便是一片混乱。一众大臣神采各别,交头接耳。有的忧愁,有的气愤,更多的则是一脸惶恐。
若说同时应对两国攻伐,现在的大梁是做不到的。元武既然已经联手南安,那便不会接管我朝的乞降,割地赔款更是无稽之谈。不过白送地盘与赋税罢了,断绝不了元景帝的野心。
“众,众爱卿免礼。”即便已经有过多次朝会经历,年幼的梁帝脸上,还是写满了严峻与不安,幼小的眼眸中流暴露对未知局势的惊骇和苍茫。
只要南安退兵,元武虽强,想要单独吃掉我朝,那也是痴人说梦。
“老夫,老夫也是为了大梁……”萧良图老脸一红,赶快退回原位。
“哼!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大梁国破朝亡,他们的了局也好不到哪去。
朝堂上的争辩愈发狠恶,一众朝臣众说纷繁。有人主张乞降,有人主张备战,另有有的主张先处理内部题目。各种观点相互碰撞,让朝堂上的氛围变得非常压抑和狠恶。
这么简朴的事理,他们岂能不知?陛下、太后,如此之际,更应加强朝廷对处所的节制。高低一心,共御内奸,我朝一定没有一战之力。”
仿佛感遭到天子的惊骇,顾秋婵悄悄拍了拍他的手,以示安抚。但是,她不过一介女流,面对如此情势,内心亦是不知所措。“够了!不要再做无谓的争辩!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解此危局?”
论兵力,我大梁并不弱于元武。若非朝纲崩坏,礼乐尽丧,元武安敢犯我国土?
……
言罢,年幼的梁帝在太后的伴随下,迈着略显稚嫩的法度,缓缓走向那意味着至高权力的龙椅。
“ 臣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千万岁!”
“陛下、太后。战役一旦开启,我大梁绝非两国之敌。不如,不如割地赔款,先保得一寸朝气,再图他日也何尝不成啊。”
我朝与大周邦交已久,没有我朝管束元武主力,大周亦会坐立不安。与其出使元武和南安,不如出使大周,以求合作。
大梁,帝都。
现在的环境,看似险要,稍有不甚,大梁便有亡国之危。可如许局面,又何尝不是重塑朝纲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