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2页/共2页]
溅射到用艾蒿叶制成的火绒上面还是浸了火油的火绳上面,有辨别吗?
听完跛五的解释,杨少峰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身份只能算做“吏”的跛五盯着正七品杨大知县出来的那份丑到不能再丑的图纸看了半天,最后只能愿意的说道:“回县尊,小的大抵能看明白一些,这仿佛是甚么构造?”
火刀,指的就是火镰。
大明期间的火石,普通指的是产自河滩,颠末河水冲刷并于石头间相互碰撞、摩擦留下的质底比较坚固,并在高速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
杨少峰表示跛五靠近一些,指着桌上的图纸问道:“这东西,跛五哥能够看得明白?”
当需求引火的时候,人们就用左手捏住火石,将火绒压在火石上面,用右手拿住火镰,用镰刀的铁片部分摩擦或者敲击火石觉得生火花,火花溅射到火绒上,引生机绒燃烧,然后再用燃烧的火绒去引火。
“你看,这内里塞的是棉花,将火油灌出来,只要不是灌的太多,等闲便不会漏出来,再用棉线穿过棉花,畴前面伸出一截。”
“并且这东西还不如何受气候的影响——别忘了,火油遇水而不灭,以是,哪怕是阴雨天,这东西也一样能用。”
最后把这些乱七八糟的零件都组装起来,一个杨少峰杨大知县版本的打火机就炽热出炉。
杨少峰被跛五一惊一乍的行动给吓了一跳,皱眉问道:“如何不可?”
对于大明的军队而言,因为设备了包含火炮、火铳在内的大量火器,火折子已经算是一种需求量极大的军需物质。
“你说,我们宁阳县如果大量的制造这玩意儿,常平章和徐相会不会感兴趣?”
也就是说,打火机这玩意儿影响到的并不是甚么浅显贩子,而是明军和大明朝廷手里的工匠营,影响到的是一多量官老爷们的荷包子。
毕竟火折子的利用寿命很短,并且跟火镰一样,火折子也很轻易受气候的影响,这对于大量设备火器的明军而言并不是甚么功德儿。
不一会儿,灰头土脸的跛五就赶了过来,问道:“县尊唤小的过来,不知有何叮咛?”
粗陋是粗陋了一些,模样大抵也不会都雅,但是再如何粗陋丑恶,杨大知县版本的打火机仍然能对火镰三件套构成降维打击。
仅凭不会烫伤手指和受阴雨气候影响更小这两个长处,就足以吸引大明朝的军队考虑换装。
“只要悄悄按动这里,这个铁片就会从火石上划过,火石上的火花就能溅射到前面的这根棉线上,棉线浸过火油,沾点儿火星就能着起来,取火岂不是比火镰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