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听消息,原来如此[第1页/共4页]
接着,胖衙役朱鹏春又示好般向郭业先容了一些衙门里头的环境。
仅仅蜀中一带的小县城就这么热烈,可想而知,稍大点的都会得繁华热烈到甚么程度?
捕班,顾名思义就是捕快,首要卖力的就是治安巡查,访拿,拘提等事情。
比如县令大人姓甚名谁,师爷是哪位,县丞又是何人,县衙下设六司(或六曹)的长官都有哪些人如此。
比如朱鹏春和甘竹寿就属于三班衙役中的皂隶,首要事情就是守守城门收收税,下乡催粮征税,奉衙门令向沿街商店征税,或者裁撤一些不雅违规修建之类等等,简称皂班,总计十人。
以是,县尉谷德昭深谙枪杆子里出政权,亲身掌控着这五十人的壮班,从不假手于人。
县城就县城,到底不是东流乡、大泽村这些土坷垃的处所能够对比的。
半两银子足足抵得上他朱鹏春半个月的银钱,够他一家长幼三四口人吃上个把月了,不动心才怪。
除了皂班以外,另有站班,捕班。
并且他们的穿戴打扮与衙役截然分歧,头戴红缨兜盔,身穿皂绢甲或皮甲,更有点像大唐军卒的设备。
与后代法庭的庭警有些附近似。
本来郭业就对陇西城两眼一争光,丁点不熟谙,县衙门口朝哪儿开他都不晓得。现在听着胖衙役主动请缨要带本身去衙门报导,何乐而不为呢?
随即说道:“郭兄弟,这离县衙另有一小段路,等俺朱鹏春到了衙门那儿喝口凉茶解解渴,再与你细说哈。”
三班衙役中最牛逼的,就要数捕班。
只要衙门衙役的事儿,才是目前与他最息息相干的。
随后,郭业微微蹙眉咬咬牙,从袖子里取出半两的碎银子直接塞进朱鹏春的手中,轻声说道:“这点小钱给朱大哥,转头你打上几斤好酒解解渴。”
诸如功曹,分担的就是县衙人事,管得是全县的官帽子,有点近似后代的构造部长,功曹长官称为功佐大人。
最后,朱鹏春又侧重先容了一番全县独一一支武装军队,把握在县尉谷德昭手中的壮班。
特别是当朱鹏春提到现在县衙衙役的详细环境之时,郭业的兴趣更加稠密,这才是他最体贴的,甚么县令大人,县丞大人离他太悠远了。
捕班的事情性子决定了他们所享用的福利比其他两班要来得高,比如捕班固然仅仅二十人,却装备了三匹快马,五把唐刀,五把弓矢,就冲这些设备,其他两班想都不要想。
遵循郭业的了解,这皂班的衙役就有点像后代的城管和税警。
固然将碎银死死握在手中不放,但是却对着郭业不滞腆笑推让,说道:“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太客气,郭兄弟太客气了。”
瘦衙役没有言语,自顾点点头而后又闭着眼睛靠在城门墙边悠哉悠哉晒着太阳。
站班人数和皂班人数相称,都是十人。
用后代的话来讲,大唐捕快既是治安警又兼了刑警的事情。
当然,县衙当中除了三班衙役和壮班以外,另有杂役,也称白役,比如看管大牢的狱卒,验尸的仵作,县衙门口的门房,马房的马夫,驿站的邮卒等等。
本来一个小小的县衙竟然这么多门道,不探听不晓得,一探听之下真是闻所未闻,长了见地。
郭业听着胖衙役对瘦衙役的称呼,不由心中暗乐,公然也叫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