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善后[第2页/共3页]
情不自禁,关鸠鸠也后怕起来。
“唉!”
郭业这份奏折的内容就如先前苏定方所断言普通,毫无出入,这是一份关于丁忧请辞的奏折。
凡是的丁忧官员,这三年期间根基上不问政事,不睬朝政,有点像我们后代官员的停职留用的意义。
也有它本身专门的称呼,叫做“夺情”。
关鸠鸠闻言,神采骤变,如果西川小都护府被人摘了桃子,那么他这个录事参军,不也扯淡了吗?
能够了解成,特别启事下,强召丁忧臣工入朝为官,替天子陛下分忧,替江山社稷运营。
当然,如果天子老子离不开这个官员,朝廷一刻也不能分开这个官员,不答应你因为小小孝道而迟误了国度大事,这又另当别论了。
以是,纵你再如何沉沦宦海,痴迷官位,凡要丁忧者,必须分开岗亭,回故乡给爹妈守孝去。
七天的风景里,上至益州折冲都尉康岳山,陇西县令寒天霖,下至陇西城的贩夫走狗,凡受过郭家恩德之平头百姓,皆来祭拜记念。
郭业错愕了一下,现在才响起董趁便是顺公公,是啊,这贪财的阉宦倒是个办事儿的人,只要给了充足的好处,绝对能替本身把事情办得妥妥。
不过很快,关或人就豁然了,眼神发亮地冲郭业献策道:“大人,门生饱读圣贤书,对这朝廷祖制之事多少体味一二。或许您不晓得,朝廷对丁忧官员也是极其恩恤的,我记得有一条就讲过,凡丁忧官员,皆有权向吏部保举人选,继任三年。您完整能够再写一个保举折子,向吏部保举一个继任人选,考虑到西川一带的特别环境,加上您近期履立新功,门生以为吏部必定会酌情考虑一二的。”
不过……
特别是第七天,郭老太公出殡之日,更是家家吊挂缟素,参与出城送殡的步队,从城东正门一向排到城西,近乎半城百姓借来送行。
说到这儿,郭业很有些烦恼,连嗓门都进步了很多,叫道:“西川一带的基业,但是我们兄弟一刀一枪,拿命换返来,如果朝廷空降一个不相干的人来代替我的位置,那不是替别人做了嫁衣裳吗?***,给人摘了套子,到头来一场空!”
郭业闻言,心道,吏部咱也没有熟谙的人啊,找谁办理去?
而西川小都护府的诸位郭家班嫡派,在陇西与家人小聚了一顿光阴以后,也出发飞马回奔西川,死守岗亭。
所谓的丁忧就是祖制,凡朝廷官员的父母归天,不管此人多么官职,上到当朝宰相,下到七品县令,从晓得丧事那一天,皆要回本籍地不问政事,替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
郭业倒是第一次传闻这个端方,本来吏部竟然还这么有情面味。
真是打着打盹,便有人送来枕头啊!
丁忧期间,被夺情起复的官员,概率很低,除非是当朝宰相,亦或是在外交战,半晌不得分开帅帐的将军,不然,当朝天子不会擅自开这口儿。
当然,这场别开生面的送殡,寒天霖,康岳山,康芷茹,孙明延等人亦在其列。
关鸠鸠信誓旦旦地讲道:“大人且宽解,只要有人在吏部办理一番,此事绝对可成。”
现在朱瘦子不在,关鸠鸠也没有矫情,内疚地笑了一下,然后谨慎翼翼地将奏折折好,放平在郭业的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