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满朝震惊【四千五百字大章】[第1页/共4页]
当顺公公念到这儿,朝堂又是哗然一片,闻听者无不动容色变,就连一贯平静如泰山不倒般的李二陛下,都不由变了神采,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虞世南与孔颖达两人相互一对视,貌似早就推测房玄龄会有此一问般,脸上尽是豁然的神采。
随后,孔颖达向前走了几步,向李二陛下拱手说道:“启奏圣上,臣身为吏部尚书,执掌天下官员的起落考核,虽说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毫无偏差,但自认目光尚算能够。有这么一小我,年纪悄悄却履建功劳,并且在坊间名声俱佳,更难能宝贵的是,此人还在御史台任职过御史言官,对御史台中之事经历丰富。如许的人选,才是御史大夫的上上人选!”
李二陛下也并未伸手去接,而是挥手说道:“念!”
很快,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率先觉悟过来,特别是长孙无忌更是满脸妒色,心中暗恨,郭业这小贼的运气也太好了吧?开疆辟土竟然就这么简朴?此事到底是真是假?
!!
只见他刹时战役指数爆棚,重新站了出来,冲孔颖达发莫非:“本来孔尚书保举的人选是益州侯郭业啊?呵呵,郭业年纪太轻,资格不敷,底子不成能胜任御史大夫一职。你还是趁早撤销了这个动机吧。”
更有很多朝中大臣的后辈,因为家属萌荫和提携的原因,都在各州各府任着职。
他刚想开口质疑来着,恰好又听李二陛下跟诈尸普通高耸叫道:“长孙无忌,你还愣着干吗?速速替朕传旨李靖、柴绍、秦叔宝等各路雄师,让他们飞奔进驻吐谷浑啊。郭业此时在吐谷浑势单力薄,万一被吐蕃人趁虚而入如何办?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虞世南中气实足,声若铜钟大吕般高呼了一嗓子,而后不忘用对劲洋洋的眼神挑衅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
嘭!
房玄龄一言既出,立马将长孙无忌被动挨打的局面化解于无形,将他从难堪的泥沼中拉了出来。
听着四周的非议之声,长孙无忌神采为之一滞,而房玄龄则重新低下头深思了起来。
俄然,虞世南腰杆挺得笔挺,根根髯毛翘起,从怀中视若珍宝般谨慎翼翼地取出一份奏折,高高举起喊道:“我奉告你,长孙无忌,就凭我手中的这个!哼,别说皇上赐郭业一个同进士出身,便是赐他一个进士落第又能如何?”
随即,他立马矢口否定道:“孔尚书不要说东道西,本官并没有这个意义。对了,据我所知,郭业身上仿佛并非进士出身,乃至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如许的人,何德何能,竟敢窃居御史大夫一职?你要晓得,御史台有监察百官,纠察各地州府县衙风纪之责,让这么一个胸无点墨不学无术之辈统领御史台,哈哈,不感觉有些沐猴而冠带了吗?”
说罢,还不忘讽刺一句:“矮子里头拔将军,也不是这么个拔法吧?莫非孔尚书与虞大人真是无人可荐选了吗?”
面对着长孙无忌的讽刺和挖苦并未慌乱,非常平静地反击了一句:“年纪太简便没法胜任?先不说古有甘罗十二便拜相,就说长孙大人这番话,您又置那些靠父辈或家属萌荫而任职处所的勋贵后辈于那边?照你这么说,这些勋贵后辈都没法胜任现在的位置,都是些尸位就餐、混吃等死之辈?”
“有,有!”
不过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是耷拉着脑袋一副病怏怏的模样,浑然不敢也不肯再和虞世南的目光相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