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一章 说书先生[第1页/共3页]
一品香,大厅正对大门绝顶的中间位子,半月前,精搭了一个四方麟角舞台,大理石铺面,暗纹藏花,台上四角方座,雕木镂花软椅在中,绣龙吐珠方桌在前,惊堂木,梅花酿,青瓷碗,简朴清目,温馨尽有。
镂花软椅上,末叶甚是落拓的靠着凳子,双脚搭在方桌,随便交叠而握,一手油腻鸡腿,一手婢女酒酿,祖衣法衣,罗汉挂珠,仿佛酒肉和尚包探听,见钱眼开必备行头。
“本日,是这个月里,和尚我最后一次坐在这,诸位有钱扔钱,美玉不嫌,翡翠不弃,银票多多,趣事多多,嗯,就这些吧,行了,上面,和尚我开端了”
论及诸多平话先生中,最受百姓欢迎及追捧,当数一品香的常驻客,酒肉和尚包探听,舍去他那张,舌灿莲花,妙语连珠,倒置吵嘴,能将死人说活的利嘴,单单那仅此水木山庄的动静来源,便足以令人佩服。
诸如此类,世人虽气这假和尚的话刺耳,过分人身进犯,但皆知,他一向都是这个德行,遂也没往内心去,更何况,他句句所言非虚,他初度收场平话后第二日,上官仪和王丰的昔日恩仇,便被人翻出,在京都闹得沸沸扬扬,同这假和尚说的一字不差。
有人道,是那上官琉璃恨其姐妹,花灯之日的谗谄,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肆意妄为不顾结果,不肯认亲,老将军爱孙女心切,摆布难堪之下,跟她去了郡主府。
――“还说和尚我残暴狠厉,我看你们才是刽子手,一群忘恩负义的混账,忘了当年如何没成为亡国奴了,要不是和尚我酒后犯浑,没忍住引诱,傻乎乎同一品香签了三年和谈,就你们这一个个痴人怂样,和尚我还不如对着一只狗说话!”
“和尚我,本日要说的,便是那李一草被砍头的本相,和四国来访考查的......真正目标!”
银子两端赚,买卖两边做,一品香的敛财手腕,再次革新世人的视野,一个字,服!
言此,便要说说这一品香的本事,天幕世人皆知,这酒肉和尚包探听,是出了名的爱财如命,夺目算计,随心所欲,有仇必报,手腕卑劣,因其嗜酒如命,独爱一品香的梅花酿,以是长年混居在内,没买卖时,醉生梦死,有买卖时,狠捞一笔!
论及平话先生口中,最惹眼,亦是最喜闻乐道,乐此不疲的话题宠儿,当属都城新秀,上官琉璃,问及启事,十口九言,皆会毫不踌躇啧啧称叹:“赢利啊,说别人没人听啊”
――“要说,和尚我最看不上的,就是你们这些个没事谋事,没钱没权,风往哪吹往哪倒的无知百姓,合起火来,欺负人一没爹没娘的小女人算甚么本领,有本事,那此中的隐情委曲你们如何不去探听,单在这嚼人唾沫子,真是不要脸”
然,如此凶险随性,绵里藏针,不与世为之人,半月前,却被一品香聘为特邀平话先生,百姓中隐有传闻,说一品香八成利诱,两分威胁,同那包探听,定下三年之约,房钱全免,炊事全消,梅花酿管够,只需他驻店三年,挖京都之先机趣事,较别人之不胫隐闻。
添油加醋的一番诽谤控告,顿时将老将军推至虎口浪尖上,世人以讹传讹,道上官仪得了孙女忘了儿子,为达顺理成章的丢弃目标,用心在府内说了那番话,纯粹是虎毒食子,杯弓蛇影,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