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伐清 > 第五十一节 紧俏

第五十一节 紧俏[第5页/共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法和真金白银比拟。不过归正邓名也不逼迫他们采办欠条,而是当作赔偿凭据供应给他们,他们也没有想得太多。很快欠条的代价就开端溢出,因为那三分之一用欠条调换的货色没有多少合作者,而三分之二不需求欠条的货色则会碰到竞价题目。归正订价一百元的货色,一两银子是必定拿不到的,起码也要一两二,紧俏的乃至要二两。那些没有欠条的人也一样不满,在他们看来代价上涨就和这个端方有关,并且多量能够立即挣钱的货色,就那样锁在库房里发霉,这较着是一种华侈。因而当初奖饰周培公高瞻远瞩的人,口风一转开端抱怨他是这个生硬政策的始作俑者,要求周培公拿出鹰派魁首的任务来,去把这个政策打消掉。可这不但是冤枉了周培公,也超出了他的才气,当初周培公并没有参与这个政策的制定,美满是邓名单独想出来的主张,只是过后周培公感觉反应不错,才顺手划拉了些功绩到本身身上,现在他当然打消不了。任凭周培公好说歹说,邓名留下的卖力人就是不松口,要想拿这些储备货色就必须带欠条来,很快周培公发明本身还成了卖力人的挡箭牌,一口一个:“这是你们周知府同意的”,“这是你们周知府向提督起首提出来的。”卖力人那边减轻的压力,增大了十倍压到了周培公身上。“我被坑了!”周培公暗里里又对老婆抱怨过:“我太粗心了,竟然觉得能白占邓提督的便宜,真是自找不利!”既然银子这条路走不通,大师也只好想体例曲线救国,因而就有人想从成都卖力人手里换一些欠条走。不需求遵循一比一百的银元比,就是一比九十乃至一比八十,这些人也都表示能够接管。但卖力人再次打碎了他们的好梦,奉告他们邓名宣布的一百元相称一两银子,只是为了帮忙鹰派体味他们的欠条的代价,归根到底还是从一石大米一百元演变来的,如果他想换欠条,就需求向成都知府刘晋戈征税。也就是说,运一石粮食到成都交给刘知府,就能拿到一百元的欠条——实在也一定能,这只是邓名卖力人的说法。成都实在太远,运粮畴昔还需求构造船队,武昌就有人提出预付来岁的欠条,不幸被卖力人反对了,他称来岁的税还没交纳,这欠条底子不存在;既然如此,就有人表示要去给李来亨、郝摇旗、贺珍他们预先征税,想必他们必定情愿收,但卖力人仍然分歧意,表示邓名说过是赔偿每年的正税,他们就算现在预先交纳了,也要来岁才气给欠条;鹰派个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纷繁表示他们感受李来亨税收少了,他们情愿向虁东军交更多的税,但这点还是不能获得卖力人的承认,称邓名只赔偿税收不赔偿捐输,这较着是志愿、自发的助饷行动不能发给欠条。在把最多的抱怨砸到周培公头上的同时,武昌鹰派个人中已经有人开端当真考虑运粮去成都的题目了。卖力人提示他们,他们是不是有在成都征税的资格值得思疑,也就是说刘晋戈有能够不接管武昌人向成都知府衙门交纳的赋税。但卖力人并没有把话说死,以是有几小我已经筹办了粮船,筹算去成都投石问路,看看能不能换回欠条。但暗里里在武昌收买邓名私运来的货色是一回事,构造粮船跨过虁东、鄂西明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