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第2页/共2页]
他俄然发笑道,“实在,陈嬛固然书读得少,但有一句话她说得很对。东方家能有本日,靠得不必然是太后,可太后能有本日,却必然离不得东方家。”
献帝的视野扫过太后,慢悠悠落到不发一语的东方怀远脸上。
压抑的语气中,带着一缕期盼。
云砚之却笑了,“对东方尚书来讲,太后年纪大了,皇上又急于要立太子与太后争权,而现在,他只要略微动脱手指写一封信,将慕家奉上死路,便能换肃王一个天大的情面,今后即便太后失势,也能保住东方家的尊荣。”
太后瞳孔骤缩。
“这是……这是东方尚书的笔迹啊!”
想他们方才在比对笔迹的时候,确切只侧重比对第一句话,而忽视了前面的十个字。
太后嘲笑出声,“那你倒是说一说,有甚么文章,连翰林院的院士也看不透,偏叫你一个十七岁的丫头看破了?”
很快,庞德捧来一盏油灯。
“远壑,这到底是如何回事?”献帝看着庞德呈上来的信纸。
可现在,东方怀远的神采一如既往地沉着矜持。
莫非如许的殊荣,对他来讲还不敷吗!?
“请皇上看看,这里是方才微臣用手指摩擦,使其生热的一处。”
“蛮奴人曾在三年前偷袭青云关,那一次,慕大将军冒充中伏,实在带人悄悄回撤赤峰山谷,将蛮奴引入关中,将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面对献帝冷厉的目光,那几个朝臣寂然垂首,连连告罪。
细心看出,云砚之指的那一处,竟然闪现出淡淡的字体。
东方怀远瞳人悄悄一缩,垂眼粉饰刹时的慌乱。
只见云砚之拿着信纸放在火焰上来回挪动,很快,信纸上埋没的笔迹垂垂清楚。
云砚之朝庞德道,“有劳庞公公给我一盏油灯。”
世人不由瞪大眼睛。
这么多年来,他从未用这类眼神看过她。
“东方怀远!”
“如许划算的买卖,也难怪东方尚书经不住引诱。”
“还真是不一样……”
而对太厥后讲,最难接管的并非东方怀远心术不正,而是东方怀远暗中弃她,另寻退路。
“裴远廷?”太后腔调低垂,她目光凌厉,“你是甚么意义?”
东方怀远眸色微暗,“靖王世子顾摆布而言他,又是何意?”
云砚之道,“在北疆的时候,慕大将军提过,蛮奴人有一种特别的药水,用药水写的字,无色无迹,只要当被高温炙烤的时候,才会闪现出来。当热度散去后,又会消逝。”
“事到现在,太后娘娘还想从臣口入耳到甚么?”
“信纸后背,如何会有笔迹??”
“你……竟是这么想的?”
她猛地站起家,扶着康公公的手,摇摇摆晃下了白玉台阶,一双凤目通红,带着厉色一步步朝东方怀远走近。
抬眼,她欣然若失看向东方怀远。
几位翰林院的朝臣纷繁聚在一起,对着最后那句话研讨起来。
见东方怀远沉默,迟迟没有开口,太后忍不住急道,“大哥!你快奉告皇上,这到底是如何回事?”
闻言,殿前世人震惊万分,就连太后也暴露难以置信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