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荠麦青青[第1页/共2页]
“桓温既是出兵且连拔数城,自是有他的筹算。他现在驻军不前,不过是在等候机会罢了。机会一旦成熟,则长安危矣,洛阳危矣!”
我微微一笑:“公子不必过于担忧。这顿时便能够吃到的肉,老虎却迟迟不动手,申明老虎有所忧愁和顾忌。只要如许的忧愁一日不处理,长安便可保安然。”
山外青山楼外楼,
桓温善战,以往秦军与晋军交兵,多是讨不了好。而现在,桓温带领的晋军因为贫乏粮草,军心逐步涣散,桓温也整天忧愁。如此一来,宰相苻雄与太子苻苌在一月以内就光复了很多失地,桓温节节败退。
“师妹所指的忧愁,但是晋海内部?”
“眼下于桓温而言,攻陷长安确切不是甚么难事,但要攻陷洛阳,可没那么简朴。别的且不说,他深切我大秦要地已久,要想攻陷洛阳,他的粮草够用么?”苻坚笑着眨了眨眼,亭中阳光斜射而入,一时辉映得睫毛羽扇如帘。
数今后,我站在了晋国建康城中最大的青楼门前。
古来豪杰多风骚,又有几人逃得过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的魅惑?
我清算了行囊,与苟夫人告了别,牵着马儿兄正筹办向南而去。俄然铃儿不知从那边蹿了出来,与我哭诉。
第二日凌晨,苻坚便派人向我送来了手札,言曰灞上及长安城四周的青麦已经全数收割。我一时感慨,那翠绿一片的麦子与其说是“收割”,不如说是“断根”。想来老百姓辛苦种下的麦子,等不及秋收,便被割了。天灾天灾,莫非天灾不比天灾来得更培植生命么?
直把建康作汴州。
“过东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前几日,我驱马从云梦山一起赶来,见阡陌农田中麦子长得格外的好。”
我笑了一笑。楚腰纤细掌中轻,春宵一刻值令媛!
措置好铃儿的事,我便轻装绕道南下,避开两军交兵之地。一起上却听到很多孩童在唱《木兰辞》:
玄湖歌舞几时休?
我心中窃喜,悄悄感慨本身贤明如此。所谓偶然插柳柳成荫,看来丢了一卷书柬也不是好事。现在,师父写的《木兰诗》已经传遍大街冷巷,我也算是为世人进献了一篇好诗文,想来师父老人家应当不会太见怪于我吧。
幸亏制造了一场“小天灾”,便也处理了一场“大天灾”。
这一个多月来,苻坚经常派人向我汇报战事环境。兵士们进收支出,我虽并不在乎,但听铃儿说,如此过分惹人谛视。
我厥后看着看着,心中也替他欣喜。
暖风熏得游人醉,
我笑了一笑:“看来公子已经有端倪了。”
现在正方才入夜,红袖楼中来宾合座。看其打扮,明显世家公子、各府王爷、大人都来报了个到。
“恰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桓温的野心,若说他没有篡位夺权的心机,恐怕没有几小我会信。而据我所知,晋国只要王谢两家仍在,就断不会等闲让桓温得逞。桓温如果此时攻陷长安,恐怕晋国朝内就有人策画着夺他军权了。而以目前桓温的气力,恐怕还不能违晋国天子之意。”
“迁回旧都?呵,打着家国大义的名号,实则行谋权篡逆之事,这的确是个好借口。只是眼下他一定有这个气力。”
我笑了笑,回想起那日遇见的翠绿一片,连同天气也充满了无穷绿意的麦田,便感甚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