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祯版多收了三五斗[第2页/共6页]
“先生,您这就尽管放心。小店固然僻处南海,但也是物美价廉童叟无欺的,附近的乡亲有歌谣是这么唱的‘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未几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
“那么,换南中通宝吧,嘉靖通宝、天启通宝也行”从制钱背后的马来看,晓得手里拿的是跑马崇祯。并且,手感和铜板的色彩都奉告旧竹斗笠们,这个钱怕是不好花出去!
“有甚么好吃的东西?”年纪大些的墨客同茶博士切磋着点些甚么茶点,年纪轻的墨客则是坐在桌上向窗外望去。
“喂,兄弟,这里有各色花南布,特别大跌价,八分五厘银子一尺,足尺加三,要不要剪些归去?”
“逃荒去,债也赖了,祠堂的钱也不消交了,好算计,我们一道儿去!”
“举高一点?你吃根灯草说得轻巧!一来,我们这米行是拿本钱来开的,你们要晓得,举高一点,就是说替你们白当差。二来,举高了代价,便是和全省同业作对,我们今后还如何做买卖?如许的傻事谁肯干?”
“今曰与仲昭兄于街头饮茶,此地物价之昂贵,远胜江南。一壶茶,两碟沙糖糕饼,不过二厘银子。然见农夫粜粮之景象,心中很有惴惴矣!”
说话间,河道里又有两只船停在那边了。三四顶旧竹斗笠从石级下升上来,旧竹斗笠上面是表示着但愿的酱赤的脸。他们随即插手先到的一群人中,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玄色裤褂上。
那些戴旧竹斗笠的大抵是从天气未明就出来了,到了米行门口,气也顾不上喘一下,便直接来到柜台前面探听本年的米价如何。“糙米五钱,谷三钱。”米行里的先生如许地答复他们。
“我看,到南中去做工也不坏。我们村里的小王,不是么?在南中甚么厂里做工,传闻一个月人为有一两半。一两半,照明天的代价,就是三担米呢!”
“给谁种的?给地主啊!另有收税收捐的官家!就是没有种田人本身!”
“小哥妙手腕!”
此番到广东来,便是和族兄徐仲昭一起筹算游历一下罗浮山的风景,如果川资有敷裕,便买舟西上去广西看看桂林的山川风景。
“如果让我们本身订代价,那就好了。凭知己说,八钱银子一担,我也不想多要。”
“要不,我们到佛山去看看吧!”佛山,号称是天下四聚,有多量的冶炼场,那边的粮食向来都是输入的,或许在佛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代价在等待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新米八钱一石。”
“先生,就是客岁的老代价,七钱半吧。”
徐仲昭半信半疑,将一块碎银子递到了茶博士手中,“那好,这便是我们的茶钱,一会莫要再收了!”
“客岁是水患,收成不好,亏蚀。本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蚀!”
“说说看,本年甚么代价。”
合上曰记,徐弘祖老是感觉明天的事情,固然说这里的物价之昂贵让他这个外来人非常得利,但是那些农夫的景象,却老是让他感觉仿佛有甚么大事要产生普通。
被称为仲昭兄的用手指导指着徐弘祖,口中笑得不断。
掂了掂那块碎银子,茶博士眉开眼笑。
“甚么!”旧竹斗笠们几近不信赖本身的耳朵。满腔热切的但愿俄然一沉,统统人都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