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追赃助饷,百官百态。[第1页/共5页]
当然,这个轨制履行起来也有惯例存在。比如说那位左良玉的恩公侯恂侯大人,身为前户部尚书,又是当过督师的人,倒是很荣幸的被大顺朝廷任命了。启事嘛,绝对不是因为他儿子是甚么复社才子,而是因为他当真是交运。大顺兵马进北京时,他和孙传庭都是因为剿贼倒霉而被关在天牢里!
“二十七日,派饷于在京各官,非论用与不消。用者派少,令其自完,不消者派多,一言不辨即夹。……其输饷之数,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下而下,则各以千计矣。勋戚之家无定命,人财两尽而后已。”
“捷轩,前明无官不贪,万民悔恨,向大官们酷刑追赃,以济军饷,充盈国库,为出师前既定方略,事不容缓。你筹算何时开端?”
早知有本日,当初皇上号令大师捐帮助饷的时候必然把钱拿出来了!或者,皇上主张南巡的时候,我们也不那么禁止了!
“天兵初入城时,下官曾于前门外目睹一事。有兵二人抢前门铺中绸缎,当即磔杀之,以手足钉于前门左栅栏上。”
夹棍,就此退场!
“大顺天兵公然军纪森然!”
铁狮子胡同口的茶社里,一群等待汝侯召见的新朝官员们镇静的扳谈着各自的心得、见闻。
但是,当他以降官当中品级职务最高的身份驱逐新君入城时,李自成却问他:“你为甚么不去殉死?”这位状元出身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却答复说:“方求功效,那敢死?(我正筹办效力新朝廷,哪敢去死。)
“老子把崇祯的内库都翻了一个遍,也不过就是几十万银子,几千两金子。还没有从你家里抄出来的东西多!你给老子说说,你这贼厮鸟身为内阁大臣,何故乱国至此?”
但是,这位周国丈,却在刘宗敏面前一下子便拿出了天文数字的五十万银元的!是他当初所献一万军饷的五十倍之多!
从田皇亲府的院落当中,不时的传出阵阵惨叫之声。
“我是清官,清官,何来的很多银子啊!大将军,饶命啊!”
说这话的,恰是给事中光时亨。
“回禀大人,内里有几十个前明官员,说要出场插手测验,急于为朝廷效力。但是门口的人不让他们出去,故而辩论起来。”
在他身后,一样态度的几十个前明官员气势汹汹而又色厉内荏的指责着守门军官,为甚么不让他们出场。
魏藻德睁着一双眼神浮泛暗淡的眼睛,尽力的回想着这短短的数十天,人生天翻地覆的窜改。本来这个尚未到不惑之年的年青首辅信赖他另有还长的路走,仰仗他的才高八斗,口若悬河,李自成的大顺朝必然会珍惜他不世出的才气,东山复兴,出将入相。
因而,刘宗敏有一种被人棍骗以后所产生的恼羞成怒,决定酷刑拷银,一些放归去的人又再次抓返来,如国丈周奎、大学士陈演、首辅大学士魏藻德等人。
“传闻被拷掠追赃的某国公的儿媳年青貌美,新近守寡,国公将此寡居儿媳献出。这位美艳少妇带来丫环仆妇二三十人,伶仃居住在另一座院落,颇受汝侯宠嬖。”
不过,拔取官员,大顺也是有本身的履行标准的。因为他们很清楚大明朝廷的官员是个甚么德行,特别是那些占有枢路的高官显宦,不但是明朝各种政策法律的策划者、推行者,并且绝大多数是贪污成性者。很多人或多或少的手上都有大顺将士的鲜血。是以,决定三品以上的文武大僚普通不予任命,发往各营追赃助饷;四品以下的官员则别离环境,予以授职,让他们主动捐银助饷,少数劣迹昭彰的也发到各营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