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借兵平贼,可裂土封王[第2页/共5页]
这件事来得太大太俄然了。吴三桂有些接受不起了。
“我来此之前,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特地命我带话给各位,‘汝等愿为故主复仇,大义可嘉,予领兵来成全其美。先帝时势,在本日不必言,亦不忍言。但昔为敌国,今为同仇。我兵到此,若动听一株草、一颗粒,定以军法正法。汝平分谕各级官佐兵丁,勿得惶恐。’”
固然是有着姑舅嫡亲,吴祖两家在辽东多年,相互之间同气连枝同进同退。但是,眼下谊属亲眷,身为两国。并且又是在这吴三桂与李自成两军交兵的敏感时候到此,不能不让吴三桂多多的进步了警戒性。
“以我看来,此时,摄政王兵马既然已经是倾巢而来,便是志在必得之势。所完善的,不过是一个名义罢了。我就为你草拟一份给摄政王的手札,聘请他进关同我们一道进剿李自成。事成以后,当以金帛厚酬酬之!”
大明国平西伯宁远总兵吴三桂顿首。”
“如果我败了,本帅还能够在这里同表兄你如此安安稳稳的说话吗?少不得要带领着狼骑队冲上去与流贼搏杀了!”吴三桂的话半真半假。
除暴剪恶乃大顺,拯危扶赖乃大义,出民水火乃大仁,兴灭继绝乃大名,取威定霸乃大功,况流寇敛聚金帛后代不成胜数,义兵一至,皆为王军统统,此又是大利。
方光琛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变得血也似的红。
“那,献廷,你且为我筹齐截番?”
方光琛笔下非常来得,称得上磨盾竹檄,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当即便草拟了一封给多尔衮的手札,聘请他与关宁军一起剿除李自成,光复北京。
这就是为甚么弘光朝廷一味缠足不前,株守江南。就是都想着“借虏平寇”、“联虏平寇”,担忧北上光复山东、畿南等地会刺激清军,授以南下话柄。(是不是很像百姓当局在长城抗战以后的作为?出兵与日军合作,剿除吉鸿昌、方振武的察哈尔抗日联盟军,签订何梅和谈、秦土和谈等一系列条约。当汉奸者有功,侈言抗日者杀无赦。连出版物里都不敢写明日本帝国主义,而是用某某帝国主义来代替。)以是他们才步步坐视山东、河南等地沦亡,乃至将之视为“胡土”,就是怕出兵北上触怒满清。
“如何说?”
吴三桂此时在山海关的城楼上,向着石河方向了望,远处红瓦店方向的大顺军大营当中,篝火仿佛又增加了一些,偶尔另有战马的嘶鸣之声传来。
我国与大清通好二百余年,今我无端而遭国难,大清理应助之。
帅府内,吴三桂的表兄弟祖泽润端坐在吴三桂签押房内,好整以暇的品着盖碗茶,中间,六个吴三桂的亲随谨慎翼翼同这这位表少爷说话。
一匹骏马驮着双眼蒙着黑布的一名清国官员颠末端关宁军的防地,在深夜沉寂的街道上马蹄敲打着石板路,将声音传得好远。
王以盖世豪杰,值此摧枯拉朽之机,诚难再得之时,念之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与三桂合兵以抵京都,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吾朝酬谢大清互助,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当年安史之乱,唐肃宗借助回纥兵马光复长安,击破叛军,复兴大唐。厥后,黄巢反叛,一样是流贼破了长安,‘天阶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其事乱象不亚于当下。然唐天子请沙陀兵马入京平乱,不久黄巢便告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