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钱串子李守汉(下)[第4页/共5页]
“陛下即位之初,江南各处可收缴茶税达六十万两,现在茶税多少?崇祯十年,仅浙江一省茶税就从万历、天启年间地二十万两白银降落到每年十二两白银!十二两!尔等说,这很多的茶税都到了那里去了?现在各处钞关上每年能够收缴入库税银多少?如果有这六十万两茶税和五十万两钞关船税在。陛下。何惧本地流寇和辽东建奴?”
“宣德时,设关地区以北运河沿线水路冲要为主,包含漷县关(正统十一年移至河西务)、临清关、济宁关、徐州关、淮安关、扬州关(在今江苏江都县)、上新河关(在今南京)。景泰、成化年间,又在长江、淮水和江南运河沿线设置金沙洲关(在今湖北武昌西南)、九江关、正阳关(在今安徽寿县)、浒墅关(别名姑苏关,在今姑苏浒关镇)、北新关(在今浙江杭州)。钞关几经裁革,万历六年,尚存河西务、临清、九江、浒墅、淮安、扬州、杭州七关;陛下即位后,又在芜湖设立钞关。”
如此大变,只要崇祯二年诏定逆案能够对比,朝中格式为之大变。
另一个则是户科给事中浙江余姚人熊汝霖。
所谓的海关,实在便是宁远伯治下的商社大肆向本地输入各种货品,宁远伯又不肯意吃相过分于丢脸,故而留下一个口儿上缴关税罢了。
现在这两小我竟然一起跳了出来有话要说,倒是令人非常吃惊。
“陛下,臣有话要说!”
一个是在不久前倒薛(国观)的风潮中反戈一击,从吏部尚书李日宣麾下通过现在的内阁首辅周延儒的门客董廷献投到周阁老旗下的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
“臣附议!”
数白天朝中连续串变故,看得京师高低人等目炫狼籍,待世人回过神来,故意人俄然发明,此中朝中事情,最大的收成,竟是内阁首辅周延儒。
那声音顿挫顿挫铿锵有力,听得守汉也是有些心惊肉跳,如果提及很多大明朝的税收,比如说盐税。偷漏流失的很大一部分。便是他大肆向本地批发私运精盐而至。不过。现在站立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又有哪位勇于站出来拍着胸脯说,我和盐税没有干系?
“臣虽鄙人,却也曾留意过积年来的各种文籍公文存档。成化十六年,各钞关岁入钞两千四百万贯。当银十二万两。嘉靖至万历初,岁入银大抵保持在二十三万两摆布。神宗显天子加意清算,又有江陵相公所遗留之考成轨制,各处钞关税收大幅度上升,至二十五年上升为三十三万五千五百两。天启元年又猛增至五十二万两,是万历二十五年前的两倍。”
崇祯看再不制止,朝廷就有完整变成菜市场的伤害,便传旨让寺人去制止群臣的辩论,费了好大力量,朝廷才温馨下来。崇祯等大师都温馨下来讲:“诸位爱卿所言皆有事理,然当下要务,还是先内驱阿巴泰,外除皇太极。至于宁远伯所言之事,朕觉得甚好,不过大敌当前,暂不考虑,等宁远伯耀武沈阳之日,京师献俘阙下之时,再议不迟。眼下,诸位爱卿还是抢先为辽东之事献计献策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