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南下与北上(二)[第2页/共5页]
这些是入冬之前从各处汇总而来的三家采办各式物质军火的明细。但是,自从进入崇祯十一年以来,农夫军便是流年倒霉。
暗中的背景下,李沛霆的两只眼睛熠熠放光。
看着厚厚的一摞帐本逐步变成一个个数字,被一旁桌案上的书记们记录誊抄,守汉也是很对劲的看着面前这一幕。
“主公,另有一事。”
“仲春里,陈子龙等人构造编辑的《皇明经世文编》完成,此部书五百零四卷,补遗四卷,共分政治、文教、武备、皇室四大类,子目六十一项、集国朝之初至到当今四百二十七人之文集奏稿,内里大有可观。要不要弄一套来送到书院里供门生们浏览?”
“主公,您是说那汤若望阿谁红毛夷?”
“主公,您倒是心底良善了!”
“如此一来,他便只要一条路能够去,那就是北上旅顺口,将粮食、火炮、军火出售与建奴!”
二更时分,人们终究将一份详细收益清单和明细递到了守汉面前。
他将隆流行在广州的各家商号账房先生集合起来,为他们的大掌柜的李沛霆计算一下收益景象。
“好!这些人手中有的是金银,缺的便是上好的军火盔甲。”
这只是合法贸易的一部分,能够说只是全部南中对北方贸易的冰山一角罢了。
“粮食、盔甲、刀枪这些,十有.是被倒卖了。并且,流向不过是两处,一是建奴,二是流寇。但是,那些大炮,各处官军将领们为了自保身家,深沟高垒尚且嫌不敷,又有哪个情愿将此利器转手卖出?让别人用来攻破本身的城池?”
“他?此人不愧外号是曹操!花了点银子。贿赂了武当山的提督寺人。稳稳铛铛的领着他的房均九营在房县、均县一带驻扎,歇兵养马。”
对于流寇和官军来讲,除了金银以外,那些擦屁股都嫌硬的册本书画也能够调换铠甲刀枪,这无疑是个天大的便宜。平常这些常常是被拿来烧火取暖的。
“宣雄师的卢大人非常取信。当初你赊购给他那些铁制耕具和盔甲兵器,仲春间将价款已经全数付清了。这几年他在宣大三镇大量开开荒地抚集流民,现在直属本部兵马天雄军到了五千余人的范围,府库当中储粮四十万石。他调派人来要我多多向主公称谢。”
这类簿子记录的是与黑龙江索伦各部的买卖来往。精盐、白沙糖、棉布、粮食、香料、烈酒、刀枪盔甲弓箭铁锅斧甲等,换来的倒是虎骨、毛皮、东珠、熊掌、生金等物。
启事很简朴,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为外人道也的买卖。
李沛霆提起汤若望,一脸的鄙夷不屑。
“洪亨九此番大败李闯,诚恳说一半也是靠的我们的坚甲利兵。那些军头们,传闻能够缉获的军火归本身,便是老弱妇孺也能够换些东西,都不再以斩首人数计算功绩,而是开端以俘获多少计算。”
“我从都城南下时,往薛相国府中告别。据他府中下人言讲,有谷城客人挚重金珍宝来拜见。当时京中已有传言,张献忠那厮以重宝贿赂熊文灿及总兵陈洪范。追求招安。”
“为何有如此多的火炮左券?都城不是有炮局吗?莫非不能本身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