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第二次摸清家底[第5页/共6页]
“那些土人仆从、官奴你们是不是也列出来了?”
“主公,这场清查田亩、人丁、职业、支出等项事件下来,想必今后施政更是如臂使指了。”
东到耽罗岛、苦夷岛,南到十州,西面到了泰卢固,北面与云南和两广交界,如此庞大的地区以内,具有千余万人丁也是普通的。
“这五千万亩地步,只是我们统计的每年为全军高低供应粮食、油料作物的基准数字,别的另有些地步是方才开垦出来,尚未停止田赋统计,也有些事处于休耕状况,不能停止统计。主公如果想要体味这部分环境,前面我们都停止了统计。这部分地步数量在半数高低。”
以是,有鉴于这些人的高耗损、高灭亡率,守汉这才介怀是不是将现在的官奴和土人仆从也统计到人丁当中去了。
“台湾的种田数量你们统计了吗?”
而别的一组数字,是关于纺织行业的。
颠末端二十年的开垦、耕耘,以及大量的铁质耕具因为守汉的不竭推行利用,农夫开荒才气大大加强,各种肥料、农业技术的利用令开荒和歉收都变得不那么困难。而另一个首要身分就是郑家、阮家、莫家、寮国、暹罗以及各式百般乱七八糟的的苏丹、土王们被南中军打落马下,他们所具有的地盘变成了南中军的战利品。在新仆人的辛苦耕耘汗水之下,这些地盘也阐扬出来了利用的感化。
“只要三十万吨钢铁便已经令我有些手足无措,当真如你等所言,五座高炉每日每座炉子出产数百吨钢铁,只怕我就要去跳海了。”
公然,通过标签的口区纸,守汉很轻易的翻阅到了土人官奴这部分人丁的数量。
“这纺织业的调查是部属本身带人去做的。各处的工厂场主,不管是官营的还是民营的额,都有着完工不敷的题目。场主们说,眼下纺织娘人手充沛,只要在家中会纺纱织布的,略加培训,便能够上机织出较松江粗布更加精密健壮的棉布来。纺织机器也能够三班倒,除了平常保护保养查验以外,人歇机器不歇,如许的话,产出还能够多出起码一倍以上。只可惜,只可惜……”
“你们肯定没有搞错?当真有这么多人手?”
“宗兄,只可惜啊!我们喝的这茶,只能从本地入口,不然,在这南中种些茶树,也是件功德!一来能够不再向本地入口,二来也能够向内里出口些茶叶!”
遵循一年两熟的标准,就算是每年每亩打五百斤粮食,也足以供应这千余万人的平常用饭题目和产业用粮。
“郭大人,你这差事办的不错。但是你也应当发明了一个题目,我南中现在贫乏的还是是人!不是种田种地的人,而是能够操纵大船的人!”
半数高低,也便是二千万亩摆布!
矿山、林场、船埠的官奴驻地,几近每天都有死尸被抬出来,为四周的乱葬岗子添上几座新坟。
那承宣郎立即在记事本上草草的记下了守汉的叮咛。
合上手中的记事本,那承宣郎向守汉看了看,细心的察看他脸上的神采,仿佛有些话要说。
五十万银元看起来数量庞大,但是,一旦用起来,就发明钱如同流水一样花了出去。给调查员配置同一的礼服号坎要钱,印刷调查表格要钱,在报纸上登载调查告诉要钱,购买笔墨纸要钱,印制在都会村镇船埠集市上张贴的书记一样要钱。更不消说那些调查员的炊事和补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