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1页/共1页]
但是,被围困的军队毕竟得救了。到了仅仅十一天以后的六月四日,超越三十三万八千名流兵在史上最巨大的挽救行动中,安然撤回了英国。这是第二次天下大战的关头转折点。
仿佛逃不掉了。一九四○年蒲月二十四日,四十多万盟军被逼退到法国敦刻尔克港四周的佛兰德斯(Flanders)海岸。希特勒的坦克先遣军队只在十英里以外,两军之间几近毫无樊篱。
以上各种形象各自存在某部分实在性,但都未能直指事件核心。人们风俗以连续串的日子来对待敦刻尔克;究竟上,应当把它视为连续串的危急。一场危急方才化解,就迎来另一场危急;一样的形式几次产生。真正首要的,是人们同仇敌忾,回绝被接踵而来的无情打击摧毁信心。
由此看来,敦刻尔克最首要的意义是一份鼓励民气的力量,提示我们不要健忘人类临危稳定、随机应变、降服窘境的才气。简而言之,它是一块永垂不朽的记念碑,意味着人类不成毁灭的果断意志。
“只要英语连绵不断,”《纽约时报》宣布,“‘敦刻尔克’一词将被人们以崇拜之心永久传诵。”这句话或许稍嫌夸大,但是这个词――这起事件――确切已活在人们心中。对英国人而言,敦刻尔克意味着情愿为群体好处捐躯奉献的巨大情操;在美国人眼中,它已经跟《米尼弗夫人》(Mrs. Miniver)、小型船只、小说《雪雁》(The Snow Goose)一样,意味着海上流亡;对法国人而言,它意味着痛苦的挫败;而对德国人来讲,则代表一去不返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