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不情之请[第1页/共2页]
季世子的小舅不是那位早逝的赵小将军么?到底是切身经历的过来人,当年那件事惠觉禅师也是有所耳闻的,乃至赵小将军出征白帝前别人就在都城的寺庙那边讲经,是以对当时产生的事可谓一清二楚,当时城中世人的观点以及白帝一战的说法他也晓得。
“惠觉禅师,你方才的不情之请,我应了。”
这甚么跟甚么啊?甚么随军,江边风大,白帝的……周初定不过二十载,又要兵戈了吗?另有季世子领过兵马吗?他要亲征?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才这般想着,一旁那位季世子便快速将目光向他转来,对上惠觉禅师一脸“我不想多事”的目光时,季世子笑着开口了。
柴嬷嬷听罢立时点了点头,正色道:“还是闲事要紧,”只是走了两步却又自他手里拿走了那件大的有些碍事的翠云裘,朝他摆了摆手,乖觉的退了下去。
“柴嬷嬷当年脑上挨了一记重锤,命是抱住了,可儿倒是胡涂了。”季崇言说着站了起来,对着劈面的惠觉禅师忽地俯身一礼,神情慎重,“这便是崇言的不情之请,请禅师为柴嬷嬷诊治!”
山匪么,大略都是那等穷凶极恶之徒,将过往的百姓逼迫的不成模样。
惠觉禅师仍然一头雾水,不过看面前俄然变了神采的林彦和一旁双目微微眯起的季崇言他又直觉这老妪该当是说了甚么不该说的话,又或者说了甚么该说的话。
惠觉禅师本能的抬眸向抱着翠云裘的柴嬷嬷望去,见说话的是个年老的妇人,两鬓头发皆已发白,只是与她鬓发发白的年事分歧的是她的穿戴打扮与面上的神态。
“不错。”季崇言点了点头,为惠觉禅师已经空了的茶杯中重新倒了茶,而后便自他劈面坐了下来,叹了口气,幽幽道,“柴嬷嬷将我当作了小舅了。”
惠觉禅师想到这位季世子先前对上那有些不大对劲的老妪带了几分利用的语气,心中忽地一动:“莫非那老妪得了甚么病?”
那位赵小将军是着了好人的道了啊!
林彦的目光本能的顺着他的行动落到了那件绿油油的翠云裘身上,想到柴嬷嬷先前的绿衣裳绿帽子,俄然感觉柴嬷嬷还真挺喜好这色彩的。
季崇言听到这里,似是有些不测的问慧觉禅师:“这宝陵富庶地,虽说比起水匪来,山匪并没有这般无益。可如果在路边劫几个路人,也不至于过的这般凄苦吧!慧觉禅师这一个多月,可见那群山匪劫夺路人了?”
惠觉禅师这般想着,忙收了打量林彦和季崇言的目光,正襟端坐。
这一点,慧觉禅师也是认同的,却不忘道:“这些山匪也是不幸,种地种的不可,作歹又无阿谁胆量,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似的,都快将手里的刀都当了换干粮了。”
待到柴嬷嬷的身影完整消逝在世人的视野以内后,季崇言这才开口问一旁神情惊奇的惠觉禅师:“禅师可看到了?”
季崇言的身份不是甚么奥妙,惠觉禅师理了理他的亲眷干系以后,神情愈发庞大。
不过这季世子口中的“柴嬷嬷”怎会把季世子当作赵小将军的?
“我这里却也有个不情之请请惠觉禅师解惑。”季崇言说着安抚了一声一旁嘀咕着如何不睬她的柴嬷嬷,接过那件绿得发亮的翠云裘,对柴嬷嬷道,“嬷嬷先下去歇着,我这里另有些事要与人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