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第2页/共3页]
徐执只能硬着头皮说:“是,臣遵旨。”
爵位临时也保住了。
起码命是保住了。
太子殿下……仿佛多多极少还是顾着大郎的身份的,并没有做得太绝情。
看在这二方面,太子考虑再三,便多少对徐国公府网开了一面。
之前他佳耦二人欠杏娘的,委曲杏娘的,新账旧账,得意一并算了。
跋文2
之出息氏去看望二老,暗里里偷偷留下了些钱,这事瞒不住太子。
东宫一道圣旨降落,对徐家来讲,特别是对徐公佳耦来讲,如同五雷轰顶。
齐王妃回京后,传闻徐杏此番在扬州,她也要解缆去,但却被齐王拦住了。
而徐家国公之爵,直接落到了世子徐执头上。
之后果受秦王扳连,已经没了军职。以后东宫再无行动,原觉得此劫已逃过,却没想到,冷不丁的,灾害又从天而降。
而这个时候,离三年之约,也只要半年时候了。
并且,今后徐家子嗣后代秉承爵位,要降爵担当。
畴前锦衣玉食,日日有人奉养服侍,吃穿更是不愁。而现在,一夜间成了百姓,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自食其力。
齐王妃本来筹算过完年,等开春了再去扬州的,却又怀了身孕。
也说不定,再过段时候,东宫又议出甚么来,连他们大房一家也一并措置了呢?
大厦忽倾,也不过如此。
二则,在秦王之乱中,徐家世子徐执,算是有功。
徐执无话可说,只能道:“臣也有罪。”
太子找去扬州,此事瞒不住齐王。以是,当时齐王就飞鸽传书奉告了老婆说太子已经有了良娣下落,让她从速回京。
徐执一家驻守在外,无圣召不得回京。以是徐执获得京中动静后,只能让老婆程氏先回趟京探一探是如何回事。
太子晓得杏娘的出身,徐执一点不料外。他早猜获得,若太子不是把杏娘秘闻摸得一清二楚,他不会对她如此放纵的宠嬖。
找了齐王卫王来东宫,兄弟三个一起吃了年夜饭。
太子阖上公文撂在一旁,严厉看向徐执道:“若不是看在杏娘和你的面子上,就你父亲之前那摆布逢源的算计,以及孤注一掷的野心,孤不治他个放逐罪,也得罢爵抄家。但,孤只是夺了他军职,起码留着个爵位成全他的面子。”
太子的意义很明白,他并没想如何刁难徐家,他想刁难的,就只是徐公佳耦罢了。
回了东宫,太子马上召群臣明德殿议事。对徐国公,太子下旨掳了其爵位,贬斥其为百姓,并充公其统统财产充国库。
但自古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现在全部长安城,谁不晓得他徐家遭殃了?便是没有扳连到驻守在外的大郎,但好歹东宫那位是起火了的。
但现在,他既都把当年偷换婴儿的祸首祸首送到了徐公佳耦面前,其二人竟还能沉得住气……太子大怒之余,早没了要网开一面的动机。
也只是想让他们日子过得费事些,宽裕些,让他们尽能够的去尝底层百姓的艰苦。
徐国公府乃是御赐府邸,徐公佳耦既现在受贬为百姓,自不能再住,宜另择地而居。徐家二郎既无功知名,该随其父母一道搬出徐国公府,并奉养父母于摆布。
但程氏心中固然如许担忧,嘴上倒还是安抚徐夫人说:“太子殿下是顾情面的人,好歹咱家小妹现在是良娣。虽病着,升位太子妃的仪典一向没停止。但京中谁不晓得,她是稳铛铛能当太子妃的。小妹老是从我们家嫁去东宫的,念及她的情分,太子殿下总会部下留些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