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求学江府[第7页/共10页]
“舅祖,孙儿只怕今后孙儿再进这个门,每次都会想起明天这般受辱之景。如果那样,舅祖让孙儿如何放心?”阮元仍然非常果断。
这一日本无课业,但胡廷森看阮元与焦循好学,便把二人叫来江府,又多讲了些《左传》故事。很快讲课已毕,阮元便和焦循到江府后园玩起来。偶尔间聊起焦循幼时地点的北湖,焦循说那边风景秀美非常,小桥流水之间,最是安闲平和。阮元常日在扬州,经常见贩子喧哗,看得久了,也很有些腻烦。便道:“姐夫,将来有空了,带我去那北湖玩一玩可好?”
胡廷森早有筹办,笑道:“孩子们,我们在这里讲学,是为了甚么?不过是‘学有所成’四个字了。那么,我们想要学有所成,该如何办呢?这个孩子说的好,四书,四书确切是学习的必备之书。但教员也但愿你思虑一下,想学有所成,必然要用四书吗?或者说,学习别的知识,就达不到‘学有所成’这个境地了吗?”
阮元回到家,将江府产生之事,一一与父母说了。林氏看他固执如此,又看焦循模样,知阮元所言非虚,也非常心疼。忙叫杨禄高去买了鱼,一来为安抚儿子,二来也是表扬他有理有节的行动。杨禄高在阮府已经三十余年,常日精于烹调,做出的鱼鲜美非常。阮元大吃了一顿,方才平复表情。
“兄长曲解了,我二人固然不姓江,但他的祖母,我的养祖母也是江家出身。江府家塾,本家之人皆可入,我二人这般亲戚,还算不上本家吗?”
……
这一日焦循躲在草丛里,本觉得草丛深处阮元已找不到了,可没过量久,还是被阮元揪出。心中非常不满,便问道:“我说小夫子呀,你这是长了千里眼顺风耳吗?如何你每次找我,都那么快,再如许我不陪你玩了。”
“回先生,若说门生最喜好的,当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门生看摩诘先生自序,作诗之时,不过十七。然摩诘先生表情宽广,又重兄弟交谊,先推己及人,知兄弟相聚之景,后自抒胸怀,遣求而不得之情。摩诘先生天赋如此,阮元怎能不敬之服之?”胡廷森自入家塾起,便言及以诗抒怀之事,这时听阮元所言,已是自读诗而厚交谊之所系,不觉大喜。
忽听一个深沉而清楚的声音在后侧响起:“阮元如此文武双全,出将入相之才,贤弟竟留不下,可惜啊可惜。”
“放屁!爷看这两个小兔崽子就来气,整天缠着先生不放,先生就向来没给过我们好神采!要不是这两个小王八犊子说咱好话,先生会这么对我们?!”大个儿江家后辈较着不为所动,眼睛垂垂转到阮元身上,别的两小我已经会心,走向阮元。
那兄长笑道:“资质聪慧,守节而尽礼数,谦恭而有端方,不是入相之才又是甚么?当时三官他们三人将他围住,他直取腹心,率先制住三官,才比及你们赶到,这不是出将之才又是甚么?这满朝文武,我也见得很多,橙里还不信赖我这个哥哥不成?”
阮元持续道:“本日之事,阮元已经明白,江家有胡先生,让阮元受益毕生,确是不假。”说到这时,又对胡廷森长揖到地,以谢授业之恩。又道:“但如果为了读书,便要受这般摧辱,便要被人看低一等,那在此读书,又是为了甚么?学习贤人之言吗?贤人言匹夫不成夺志,又言养吾浩然之气。若本日还要留在江府,岂不负了贤人之言?”江昉虽想持续挽留,却也觉阮元之言很有事理,一时不好回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