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督抚天下 > 第三十七章 万寿寺之会

第三十七章 万寿寺之会[第1页/共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乾隆经常驾临万寿寺,留下的题诗起码有三首,这是他乾隆十三年所作,彼时永瑆、永琰、阮元等人尚未出世。永瑆看着这幅字,也不由叹道:

永琰道:“阮詹事无需如此自谦,我传闻过阮詹事经历,你自进士落第,至今也只满三年,便已是三品顶戴,如此升迁之速,近百年里,都是罕见。若阮詹事是资质痴顽之人,只恐天下读书人,个个都要无地自容了吧?不过我记得阮詹事是乾隆五十一年的江南举人,那一科典试之人,但是朱石君朱中丞?”朱珪这时担负安徽巡抚,按清朝常例,巡抚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此职在明朝之前即为御史中丞,故而清人也将巡抚称为中丞。

那万寿寺方丈名叫莲筏,和弘旿、永瑆等人都有来往,这时见大家酬酢已久,也主动上前道:“各位大人诗文订交,足见我朝武功之盛。可眼下初秋,气候无常,各位在内里,只恐多有不便。不如老衲先带各位入寺,到了内里,各位如有兴趣,还望各位为敝寺题咏一二才是。”大家也自应了,莲筏便在前带路,将一行人带进了寺中。

那彦成道:“伯元也莫要过分严峻了,实在我刚才所言,也是最坏的环境。你确已比常日谨慎了很多,本日言语,我感觉也不算多。加上你常日奉养君侧,脾气如何,想来皇上是晓得的,不会仅因你本日这些言语,就冷淡了你。但你还是要记着,凡事积少成多,如果今番之事再多来几次,皇上甚么态度,我就不好说了。”

永琰道:“阮詹事,你能想到这一节,足见你资质聪慧,今后就不要轻言痴顽了罢!实在想来,你和东甫都是明事理之人,毫不像那些只知子曰诗云,却说不出个以是然的平常之儒。东甫那日讲节用爱人,也特地提到,所谓节用,乃是君臣用度之相节,而非强令百姓节用,百姓如果遇了水水灾害,朝廷自当供应齐备,使百姓无有冻馁之苦。如果一味拘执于‘节用’二字,于施助之时有所克减,便是害了百姓。我厥后每想起东甫之言,都深觉得诫。不知阮詹事对此,又有何观点呢?”

略参今昔景,门外聒清流。

铁保主意未几,但眼看这首诗也只能本身来题,只好恭敬不如从命,道:“既是各位抬爱,那鄙人也不好谦辞了。本日我等七人,正应这七松之数,那么鄙人想着,这诗便从‘七人七松’开端罢。”略沉吟了一会儿,道:“我这诗便是:‘七人分坐七松树,巨笔写松如写人。谡谡清风满怀袖,一时同证大夫身。’如何?”

只是颠末这番扳谈,阮元也看得清楚,面前这个七分随和,三分朴素的嘉亲王永琰,实在是个好学又很有观点的皇子,而非之前群臣口中的平淡之辈。

阮元不由感到迷惑,道:“东甫兄,实在之前东甫兄和小弟所言,朝中暗潮涌动,自当谨言慎行,小弟都记取呢。之前与二位亲王言语之间,也只论学问,不谈政事,如何如此行事,东甫兄却还要说小弟草率呢?”

“我听皇阿玛说过,这幅字是他四十四年之前,游历寺中所作。如此说来,这幅字的年事比我兄弟都要大了。想来皇阿玛当日驾临此处,也是政务繁忙之余,偶有半晌安息,才有这‘略参今昔景,门外聒清流’的感慨。云椒先生、东甫、伯元,另有西庚金门二位,各位俱是词臣,虽不预六部政务,可文籍编定,亦是传播百世之盛举。常日劳心耗力,也不在少数了。本日我等便跟随皇阿玛行迹,瞻仰天子之圣德,如何?”那云椒是沈初的号,永瑆以号称之,一时大家也自应是。莲筏奉上清茶,诸人一一品过,俱觉寺中茶叶暗香,令人沉浸此中,一时竟忘了世俗之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