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嘉亲王永琰[第5页/共6页]
“杨吉,不管你如何想,我初入都城,只是一介布衣,从考长进士到现在,这才刚满三年,我就已是三品京官。这番恩荣,满是皇上所赐,不管皇上有何不对,老是轮不到我来讲皇上的不是。”阮元也不喜杨吉成日管乾隆叫“糟老头子”,只是也需求一个来由来讲服他。
想想庆桂的经历,那彦成又道:“实在你别说,庆大人和你普通年纪的时候,才做到五品的员外郎,还不如你呢。想来他见你高升,有些恋慕,也是应当的。”那彦成当然不会说,庆桂固然二十九岁时还是员外郎,可三十岁时被乾昌大点汲引,一下子直升了从二品内阁学士,倒是比阮元的詹事要高半级,但此中想来也有尹继善的原因。阮元身为汉臣,并无庆桂普通家世,却在二十九岁位列三品,天然更加不易了。
“我现在想,还是去一趟比较好。”阮元略深思了一会儿,道:“瑶华道人美意相邀,本来就不好推让。更何况不管如何,万寿寺与会的二位亲王,总有一个是将来的皇上,迟早是要做君臣的。那么与其避而远之,不如去面对他们,也都雅看将来的皇上是如何的人,想想该如何与他相处,起码内心有些筹办。至于别的,我自会不偏不倚,只将二位王爷视作亲王,绝无偏私就是了。”
阮元看面前此人时,只觉他方面大耳,手指白净,身形安闲,言辞去处非常俭朴,并无平常皇族的繁华骄横之气。只是俭朴当中,却自有一番气度,非久读经史不能如此,绝非无学之辈。他常日朝会,也偶尔能够见到这些亲王宗室,晓得面前此人就是乾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只是碍于宫禁规制森严,一向不得来往。此时见嘉亲王出言相问,也回礼道:“回嘉亲王,臣常日事件繁多,又兼痴顽,故而办起事来比其别人慢了很多,不得闲暇拜见嘉亲王,是臣忽视了,本日原是要请嘉亲王包涵的。嘉亲王贵胄之身,原不该做如此谦辞。”
“哪个御史办的?伯元,你不是说,都察院里,现在也有说和珅好话的人了吗?”
晚餐已毕,阮元单独来到后院,想着万寿寺一事。杨吉见他不乐,也跟从过来,道:“伯元,你前日说的那甚么唐朝人的石头,但是都盘点完了?你说你这官听起来不小,常日竟只是个和石头打交道的差事,可真败兴。”对于不识儒家经籍之人而言,《开成石经》是何事物,有何代价,本来难以了解,故而杨吉有此一问。
二人所言“瑶华道人”,实在真名叫弘旿,是康熙帝之孙,和乾隆算是平辈。但弘旿常日偶然政事,此时固然补了正红旗都统,却因之前被革了贝子,眼下并无爵位。他师从董诰之父董邦达,画艺高深。常日事件未几,便常与京中驰名的文人来往。阮元、胡长龄等人上一年因大考高升,故而他也听闻了诸人之名,此次万寿寺游会,就前来聘请了大家。
那彦成听了,晓得阮元事出有因,天然没有指责,安抚道:“伯元,眼下已然入秋,京中向来如此,夏暑未退,秋风又来,是得谨慎点。这不,我车里还多带了一件衣服呢。如果令爱身材确有不适,你先归去照顾她也好,我和大师说说,想来他们也不是不近情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