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嘉亲王永琰[第3页/共6页]
那彦成道:“伯元有所不知,这瑶华道人固然是宗室,可常日并不参与朝政,只情愿和文人骚人,朝中词臣来往。你文辞如何,眼下都城中风雅之人,另有几个不知?他来聘请你,再是普通不过。并且我这里另有一封信,要送给西庚兄呢。”
那彦成笑道:“伯元,我话还没说完呢,实在你无需这般仓促决定。听了我前面半句,你再考虑一番吧。瑶华道人和我家有旧,故而蒙他告知,眼下皇上在热河行宫,可本年皇上只带了十七贝勒前去承德,结婚王和嘉亲王本年在都城主持先师祭典,就都留在都城。以是此次万寿寺之会,他是约了结婚王和嘉亲王一同前去的。”此中所言“先师”,指的是孔子。
阮元愣了半晌,不由问那彦成道:“东甫兄,瑶华道人他……不是宗室吗?如何本日却邀了我去赴会?这……莫不是找错了人?”
阮元奇道:“常日朝会,庆大人自是会晤到的,只是我这一年来,事件繁忙,可惜无缘一叙,不知东甫提及庆大人,却有何事?”
“哪个御史办的?伯元,你不是说,都察院里,现在也有说和珅好话的人了吗?”
“当时和中堂说:‘皇上,臣觉得,这石经乃是千古典范,能对这千古典范考校裁断的,只要千古难觅之人。故而此裁断之事,唯皇上能够当之。彭元瑞妄自负大,私撰考校之文,乃是视圣上如无物,此大不敬之罪,还请皇上圣断。’这番言语,我当日听了,也殊为不解,皇上日理万机,考校之事,本就不如火线战事那般告急,和中堂非要让皇上圣断,这不是能人所难吗?”
二人所言“瑶华道人”,实在真名叫弘旿,是康熙帝之孙,和乾隆算是平辈。但弘旿常日偶然政事,此时固然补了正红旗都统,却因之前被革了贝子,眼下并无爵位。他师从董诰之父董邦达,画艺高深。常日事件未几,便常与京中驰名的文人来往。阮元、胡长龄等人上一年因大考高升,故而他也听闻了诸人之名,此次万寿寺游会,就前来聘请了大家。
“为甚么啊?”杨吉不解道:“按事理说,你们这玩石头的,是比不上六部里那些管事的。可你给皇上搞了这大半年石头,没有功绩也有苦劳啊?怎的彭大人不但没升迁,还被革了职呢?”
只见车帘掀起,一个三十岁摆布的年青人走了出来,对阮元和那彦成道:“东甫克日,可还安好?前日在南书房,听东甫讲这‘节用而爱人’一章,回宫想想,实在是受益很多。这位是阮詹事吧?之前朝会我见过你,只是我深居宫城,不免与你来往的少了些,是我的不是。”乾隆时皇子居于紫禁城中的南三所,无事不得随便出宫,这日也是弘旿在外相邀,乾隆感觉无妨,才答应二位皇子出门一游。以是平时不管结婚王还是嘉亲王,阮元都没有来往。
那彦成道:“起码我这里,没传闻皇上对此事有何定见。伯元你想想,皇上常日,确是不肯皇子与外臣来往过密。可此番出游,是瑶华道人做东,又是二位皇子一同前去,并无高低之分。并且与会之人,也都是执掌文衡制诰的词臣,想来皇上是放心的。倒是你啊,伯元,你需求想想,这万寿寺一会,你还情愿去吗?如果你对二位亲王有所偏袒,只怕皇上那边,也要寻你的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