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世同堂(终章开始)[第2页/共4页]
“现在西洋那边,另有这等别致之物吗?”阮元听了邹伯奇解释暗箱绘画之法,也不觉赞叹道。
“教员,门生此次南归,便要补任学长了。”陈澧也向阮元答道:“实在门生前两年便即想着,北上见一见教员,将现在学问当中不解之处尽数向教员请教一番,不想前几年广州狼籍,直到本年方才安宁下来,门生才有了机遇北上。教员,现在广州商店之间,又多了很多西洋传来的别致事物,我们学海堂现在有个门生,对这些西洋新物也非常爱好,想着拿到扬州这边来,为教员揭示一番呢。”
阮恩滦这时髦且幼年,指法并未精熟,但即便如此,她琴声当中,倒是一派婉转开阔之象,阮家世人听了,俱是赞叹不已。
“好啊,恩滦,你看在姑姑好不轻易返来一趟的份儿上,就给我们弹一曲吧?你看,娘也想听呢。”阮正也向阮恩滦问道。
“老相国,现在您身材实在无碍,暮年间有些衰弱之状,却也无伤底子。”蒋宝素道:“只是……不管如何说,老相国本年也都八十一了。耄耋之年,余生寿数本就是三分在人,七分在天,老相国只要放心保养,绝无劳累起火之事,三年以内身材该当无碍,三年以后嘛……老相国,即便小人平生行医,却也不知小人将来寿数,能不能及得老相国呢。”
道光二十三年,因阮元八旬高寿之故,道光在京中颁下谕旨,对阮元大加犒赏。这年仲春,阮福和阮祜便即带着道光所赐珍物,乘船回到扬州。仲春二十三日,行船达到扬州城外的五台山,阮元也亲身前去接旨。
而阮元却也清楚,衰迈不堪的本身,已经没有才气进入下一个期间了……
“太爷爷,我……我想听恩滦小姑姑操琴,您看,我……我背一百个字的《幼学琼林》,您就让小姑姑给我弹一首曲子如何样?”
为庆贺阮元八旬寿诞,这日五台山船埠之畔,扬州官府也前后搭起九座亭子,将道光所赐珍物一一列举此中,居于正中的乃是道光手书“颐性延龄”匾额,别的另有藏佛佛像、白玉快意、蟒袍等物。船埠两侧的门路之上,旗号招展,威仪堂堂,锦旗之下更有一尊尊京中颁下木牌,上书自翰林院庶吉人起至太子太保止,阮元平生历任官职调派。扬州百姓目睹阮元为官如此,亦皆叹服。阮元在最中间的亭子摆上香案,接了道光圣旨,扬州大小官员皆向阮元道贺,以后阮元方才归去。这日阮元所获恩赏仪节,一时在扬州可谓空前,时人亦称阮元所得恩遇为“二百年来邦人未有之荣”。
“本来如此啊……没想到我分开广州快二十年了,广州那边又有了这般别致之物,可贵、可贵啊……”阮元心中也将邹伯奇所言大抵回想了一遍,只觉此中虽有些关要之处尚不能解,但遵循邹伯奇的实际,这“拍照”之法或许真的能够实现。如果“拍照”胜利,即便是毫无绘画技艺之人,也能够将面前风景保存于木板之上,一时之间,亦自发叹服。
“兰甫?传闻现在你也是学海堂学长了?哈哈,广州到扬州也是千里之遥,你还能来扬州看我,真不轻易啊?”兰甫是陈澧表字,阮元见了陈澧,只觉此时陈澧已是一表人才,气度儒雅,又想到初建学海堂时,陈澧尚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不觉感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