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督抚天下 > 第六百六十章 太傅阮元诞生

第六百六十章 太傅阮元诞生[第4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夫子,本日又是如何了?我看这些新书刻的都不错,夫子却为何还要感喟呢?”一旁的刘文如也不解问道。

早在道光二十三年,清廷与英国续签的香港《互市章程》当中,便即规定如有英国人在华违法犯禁,则遵循英国法律措置,中国的司法主权自此开端缺失。而后两年,法国与美国也接踵向清廷提出修约要求,别离签订了《黄埔条约》与《望厦条约》,清廷将赐与英国的互市、司法权力,原封不动的抄予法美两国。目睹与清王朝修约无益,不数年间,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度前来中国订约,这些后续条约看起来没有割让地盘,付出赔款之事,但司法、关税等方面的国度权力丧失,也为清王朝埋下了诸多隐患。

“回皇上,这火帽枪锻造之法,主子也曾问过的,机簧、铜帽,我们的匠人都能造。”僧格林沁向道光答道:“只是他们试制之时,另有一事不便,便是这类火帽枪,不管机簧、火门、枪底,都要用上好的精铁,最好是纯钢。这精钢锻造,不是不能,但每一支枪都要破钞很多工夫,试制这些火枪,便耗去了数千两银子。并且精钢打磨向来困难,火器营一年能铸几百支枪,便也算不易了。”

僧格林沁回声而退,公然数日以后,道光便即下旨,责令各府县严禁规礼之事,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奉送送礼之风,如许空疏的一纸禁令,实在并没有甚么实际结果。

道光之末的清王朝,就如许在内忧内乱当中,竭力支撑着最后的承平光阴。

“是吗,那……那你快去请陆中丞过来吧?”阮元退隐以后,渐已不问官府之事,但这一次是道光亲身颁下谕旨,自没有不接旨之理。便也当即令阮孔厚前去驱逐使者,本身则和刘文如一道,在家中等候谕旨。

“哈哈,是啊,我……我如此安度暮年,本也乐在此中,又何必想那么多呢?只是……”话虽如此,但是阮元回想着此时天下,另有很多读书人不能将本身所成书作刻版保存,终是有些遗憾,也只得笑道:“只是为甚么我们所做的事,总也赶不上天下人之所求呢?”

阮家世人听到阮元加封太傅,刘文如亦升恭人,各自欣喜,当即接下了谕旨。

“这枪确切不错,以是朕也想问问你,现在你们是试制了二百杆新枪,这件事可有难为之处?如果火器营那边,匠人技术俱皆矫捷,朕能够让你们多造一些。”道光又向僧格林沁问道。

“将军,林某在伊犁受将军顾问多年,自当报答,可我现在身无长物,也只得就新疆之势劝谏将军一二。将军以后在伊犁,务要勤修武备,善治屯田,以备不时之需。英吉利虽是国朝之大患,然边陲之祸,尚不尽在于英吉利,新疆一样是外人觊觎之地啊。”

太傅一职,秦汉之际便已有之,进入隋唐期间,太傅成为文官序列中的最高一级职衔,千余年来皆是正一品之位。太傅本身常常仅为名誉职衔,但历朝历代文武百官,非功勋过人者,不能得授太傅。进入清朝,太傅与太师、太保二职一样,合称“三公”,但太师一职在清朝,就只要遏必隆和鳌拜二人曾经得授,且二人太师之职在生前即被剥夺,终清一朝无一人以太师终老。其下便是太傅,有清一代,至阮元得授太傅之前,一共只要范文程、金之俊、洪承畴、鄂尔泰、曹振镛、长龄六人在生前得授太傅之职,阮元以后亦只要潘世恩一人(别的亦有人以为,乾隆教员福敏、年羹尧之父年高寿、杜受田之父杜堮曾得生授太傅,然此三人或因帝师之故,或父凭子贵,常常不被清朝士人承认)。而庆桂、董诰等人便只得生授太保,其他清人多有归天以后加授太傅者。生前即得授太傅,以太傅终老,又为清朝公认者只要阮元等八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