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世家连横扶大晋(二)[第1页/共2页]
“为此,伯父乃至不吝获咎琅玡王氏,逼令暮年嫁入王家的两个女儿仳离,而让本身的女儿嫁给了文度公的三公子王国宝,也是我的好妹夫!”
刘林宗的神采微微一变:“你肯定要跟元达说此事?”
“但中心的朝廷权力,倒是落在你们太原王氏两支,琅玡王家,我们谢家,另有郗家,庾家这些家属的手中。”
刘林宗勾了勾嘴角:“仿佛就连令尊也说过,你和元达非平生之友的话吧。莫非,他也是要教唆你们二人的干系?”
杨林子笑着点了点头:“幼度啊,你终究跟我肯说此事了。这返来京口,我一向觉得你是想找机遇跟我谈及此事呢。如何,这回是你小我的意义,还是你们谢家的意义呢?”
刘林宗叹了口气:“想当年伯父与文度公一起死顶了桓宣武,保住了晋国的江山社稷,也保住了司马氏的皇位,今后太原王氏与我们谢家共享朝政,而两边的子侄,也互为联婚。”
“但王国宝倒是突破了这一法则,他既无本领,又是贪得无厌,他想要权力不是为了国度着想,而是只是满足一已之私。”
杨林子的情感很高涨,一碗接一碗地喝着酒,一边喝,一边往嘴里塞着鱼脍,笑道:“痛快,明天真是痛快,幼度,这回跟你来京口可真没来错,我是大饱眼福了,如许都雅的戏,一辈子也可贵有一回,归去以后,我必然会跟元达好好说说此事。”
刘林宗苦笑道:“这世上哪有悔怨药可吃呢?谁能想获得太原王家,累世王谢,竟然出了王国宝如许又贪又蠢的家伙,刚娶了堂姐,就向伯父伸手要官,连尚书之职都没法满足他的胃口。”
刘林宗咬了咬牙:“以是,这回伯父双管其下,一方面主动称病请退,去了会稽始宁的东山祖居,把朝政交给了会稽王,以示无贰心,另一方面,则让我出镇广陵,招募精兵强将,筹办抗击北虏,立下军功,以向陛下显现,国度,是离不开我们谢家的。”
“现在让王国宝把堂妹嫁了畴昔,即是就是靠上了会稽王这颗大树,而在朝中全无经历的会稽王,获得了王国宝这个太原王氏嫡流家属的主动投奔,天然也能够跟你们谢家分庭抗礼了。”
“这些,都是我们先祖的尽力与聪明的成果。”
杨林子叹了口气:“之前皇权不振,我等高门世家联手扶君,如许有一个名义上的共主,也能制止一家独大。王导以后,琅玡王氏人才残落,垂垂式微,而庾家,郗家等都不过是长久在朝。”
若不是明天这二楼早早地给刘林宗包了下来,刚才又加了三成的订金,只怕这会儿二楼之上也会给镇静的酒客们挤满了。
“多年以来,我们各大师族固然把持朝政,但毕竟有西朝(西晋朝廷)的前车之鉴,各家属无不是推举一流人才为国尽忠,家属好处在这个北方胡虏横行的年代,要让位于国度好处。”
杨林子放下了手中的酒碗:“有何不成?”
杨林子叹了口气:“这就是你们的忽视了,你们的眼睛只盯着皇后之位,却没有盯住会稽王妃!”
刘林宗叹了口气:“莫非阿宁你不晓得,会稽王在前日里被陛降落诏,录尚书事,升为宰相,参与朝政了吗?”
“伯父早就看出他的操行,以是果断不给他高官重担,只是给一些散官闲职,可没有想到,此人才气不敷,野心倒是勃勃,竟然走了会稽王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