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花秋月(5)[第1页/共2页]
“既然如此,本王就和皇兄一道去。祖母见我们兄弟二人一同前去,定会非常隔心。”秦涣笑道。
秦沅又向皇后一揖:“母后说的是,未能措置好公事得空来看望皇祖母是儿臣之过。”
倒叫人赏心好看。
照蔡和看来,殿下善于军中,行事洁净利落,最是受不了那些叽叽歪歪的。
秦沅刚出了勤政殿的门不久,就被背面一声:“皇兄!”唤住了。
毕竟若没有惠贵妃病逝,追封为后,按国之礼法,当立秦涣为太子。现在秦沅横插一脚,竟入主东宫,实在叫皇后心中不忿。
皇后正要再说,秦沅却仍然站起家来,给两位行过礼道:“长辈莫怪,孩儿另有要务在身,便先辞职了。”
待到上首两位说完这一番话,先前一向噤声未发的秦沅才道:“皇祖母,母后,此事无需焦急,孩儿丁忧在身,三载以内,不宜结婚。”
秦沅面无波澜,微微点头:“恰是。”
秦沅这个孙儿实在是她常日少见,便笑道:“好孩子,都起来吧。沅儿倒是鲜少到哀家这儿来。”
跟在背面的蔡和不解,一起跟着秦沅,问道:“殿下,这并非回宫的路啊。”
一起上非常难堪,幸亏这宫中虽大,路终有绝顶,也是终究到了太后娘娘的万安宫。
太后娘娘的万安宫地处后宫最东侧,也是白叟家素喜平静。不过这皇宫占地泛博,如许从勤政殿到万安宫,实在要走上一会儿的工夫。
秦沅搁动手中茶盏,规端方矩答道:“皇祖母的宫人天然是好的。”
一旁的皇后见状笑道:“母后可别难堪孩子了,沅儿是太子,诸事繁多,不像涣儿得闲能日日来看您。”
秦涣小他两岁,恰是列松如翠少年郎,与沈宛差未几年纪。思及此,秦沅微一皱眉,若不是他先把人带到了东宫,这会儿沈宛已做了晋王府的妾侍了吧?
太后娘娘近年已不问后宫之事,专注于保养天年,享儿孙之福,瞧着更加慈爱了。
太后点点头:“是啊,原订了崇阳帅府沈家的大女人,谁知那沈家竟有反意。看来,还是要尽快再为沅儿选一门好婚事。”
还未等太后说话,一旁的皇后便接了这个话茬,向太后感慨道:“沅儿是东宫储君,又顿时到了弱冠之年,不幸惠mm去的早,竟将这婚事给担搁了。”
秦沅上辈子就是信了这个邪,才被这位好弟弟害得战死疆场,今时本日倒是明白了很多,甚么兄弟交谊,反倒是上位者之累。
太后坐于上首,好巧不巧,右手边坐着的女子一身华服,端的是母范天下的华贵奢然。可不恰是当今皇后娘娘。
以是现在天子有十余位皇子,竟只要皇二子秦沅,皇五子秦涣是嫡子。自古以来,嫡庶尊卑都是顶首要的,在皇家,嫡庶更是决定了将来的身份。历朝历代夺嫡争储都是有的。这亦是皇后一向视秦沅为眼中钉的启事。
但是现在沈家没了,沈家军也被各军收编。太子殿下也就只剩下东宫和校场这两处去处,可这回秦沅下了朝直从勤政殿出来,便向东走,这那里是出宫的路?
秦沅、秦涣兄弟二人行下礼去,同声道:“孩儿给皇祖母、母后存候。”
万安宫的宫人与别处的分歧。老是身穿素衣,在后宫一片莺莺燕燕中显得别具一格。
东宫各项事件一应俱全,太子若无甚么旁的事,下了朝都是直奔回东宫,或是出宫去沈府探看沈大将军,偶尔也去禁军校场巡看,因是行伍出身,总对军中非常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