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画技小成[第1页/共3页]
江临点点头,问道:“与他一同来之朋友,长史可知否?”
江临笑眯眯地点头:“大哥所言极是。”
江临点点头,拿起笔,照着薛朗的意义,题上《暖和》二字,落下名字。裴云昭一样看得目光灼灼,连声道:“请幼阳用印。”
薛朗道:“若说先生的钱塘烟雨图,走的是展子虔展大师青山绿水一派,笔法细柔,线条勾画以细为主。但是,若说钱塘湖烟雨之美,在于昏黄婉约之美,展大师的画法,婉约之美尽展,但昏黄之美却无,二者不能兼顾,失却一美,不免引觉得憾。”
“来人,备笔墨!”
薛朗看他确切是请教,并非成心难堪他,不由冷静蛋疼,苦笑道:“你这要求倒是难住我了,以我目前的画技,画山川是班门弄斧,自不量力。不过,做个学术切磋,画法揭示的话,山川丹青不了,我只善于画小物,揭示一下画法,应当也充足了!”
薛朗一怔,笑了起来,不过,看裴云昭的意义,这画他是要定了,只能拱手道:“景晰兄不嫌弃就好!”
江临一窒,神采略僵。杨长史道:“郑法士乃是前隋驰名的大画家,出自吴地,论籍贯刚幸亏将军任职的姑苏。其子郑德文画技承自家学,然笔法略有不及,传至十一郎这一代,也就郑十一郎画技尚可,可否成为大师,便只能拭目以待。”
裴云昭的神采非常出色,江临咳嗽一声,手握成拳挡住嘴巴,强自按捺着笑意,故作严厉:“大哥之言并无不当之处,是那人气度狭小,无需介怀。”
不过,细心想了想脑袋里的隋唐闻名画家的名字,并没有这位名叫纪羡的人,再对比刚才看过的那幅所谓的《钱塘烟雨图》,比之大师们可就相形见绌了。
薛朗也挺镇静地,因为在此次画展上,他不但看到了郑法士、孙尚子这两位只在书上见过,未有作品传世的画家的画作,还看到了号称唐画之祖展子虔的画作,作为一个学画的人,这些大师的画作的确看得人如痴如醉。不过,非名家以外的画作,在薛朗这阅遍千年名画的人眼里就有些不敷看了。
薛朗微微一怔,这位是不耐孤单,非要出来找存在感的?
杨长史道:“若说那位,倒也认得,曾来拜访过使君,传闻出自太原王氏,他那一房有个叔叔在长安民部任职左侍郎,想来应识得幼阳。”
薛朗一怔,转首问较着情商比他高的江临:“阿临,我是不是说的太直白了?我明显只是实话实说。”
江临侧重问了一句。杨长史镇静隧道:“就是范阳卢氏嫡支正房,我弘农杨氏也算清贵,然比之五姓七望仍有不敷。杨某说亲之时家严原想说个五姓女,可惜,杨某鄙人,无有达成所愿,引为平生之憾。”
一个年青的小郎站了出来,双眼热切,礼数全面而诚心的向薛朗一礼,就教道。薛朗是真的喜好画画,也喜好跟人切磋画法,毫不鄙吝的道:“若说表示昏黄之美,莫过于晕染法,我见过有大师画江山烟雨图,晕染与线条勾画相连络,气象万千,派头恢弘不说,意境也极美。”
或许是两人的音量有些高,谈得也太投入了些,竟吸引了很多旁人来听,明显,有人对薛朗的说辞有观点,听语气非常不平气。
“听这位郎君对孙、郑二名家之画推许备至,对其他画作却绝口不提,莫不是其他画作皆无有可入眼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