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到越州[第1页/共2页]
薛朗勉强按捺心中颠簸的情感,朝裴云昭道:“本来竟然是裴公之孙,说来忸捏,我在长安任职时做的便是民部右侍郎一职,昔日受裴公颇多照顾,此后,又要劳烦使君了。”
想及贤人,薛朗心中又愧又打动。臣无能,不能解贤人之忧,还受贤人这诸多照顾……臣忸捏!
刺史略作沉吟,端倪伸展,道:“也好,便听驸马之言。”
礼还没行完,话还没说完,便被那刺史大步上前扶住,刺史道:“如何敢当驸马礼!驸马快快请起,莫要折煞下官才是。”
刺史道:“下官裴云昭,字景晰。”
薛朗点点头,问道:“还未就教刺史名讳?”
薛朗是真真没想到,难怪分开长安之前,平阳公主从未说过关于越州刺史的事情,想来是晓得越州刺史是何人的原因。
裴云昭道:“驸马客气,驸马之名,云昭昔日也多有耳闻,既然你我有此渊源,便不必多言,驸马请进府。”
感激隋炀帝杨广命人开凿永济渠和通济渠,方才可算是贯穿南北。在运河修通之前,南北的交换并不频繁,经济中间一向在黄河沿岸的北方。
刺史道:“该下官拜见驸马才是。”
厥后,两晋南北朝期间,持续了数百年的混乱,北方士族南迁,经济中间才渐渐南移。及至隋朝立国,运河修通,南北交换方才频繁起来。
在吏目标带领下到了刺史府,吏目持着文书出来报导,不一会儿后,在一阵脚步声中,竟是刺史携长史出来了――
不由想起那日在天牢时贤人的音容笑容,薛朗心中非常思疑――
江临晓得在民部时裴矩对薛朗还算照顾,想来念及这点旧时交谊,加上大嫂的加护,另有他这即将到任的姑苏都督,这裴云昭应当不至于过分难堪兄长才是。何况,他作为要到姑苏到差的都督,并不便利跟进越州府衙去。
想着今后就要在人家部下讨糊口,薛朗再没情商也晓得要低调些,谦善谨慎些,主动上前一步,施礼道:“罪人薛朗见过使君……”
比之沿途所见的扬州、姑苏、杭州等地的繁华,越州显得掉队了些,城郭的范围也比不上以上几州。
“使君且稍待。”
裴云昭客气道:“本来竟是江都督劈面,裴某竟相对不了解,江都督存候心到差,裴某定会看顾好驸马。”
说着,就要施礼,薛朗一把拉住他,道:“薛朗乃放逐之人,如何敢当使君的礼。如许吧,不如我二人皆免礼如何?”
自古以来,被放逐的人,到了放逐地后,都要去本地报导,由本地安排干活儿,并安排居处以便利把守,不得擅离。薛朗也不知会被安排干甚么活儿。越州在当代是驰名的鱼米之乡,地形庞大,地貌范例多样,湖泊、平原、山地、盆地等都有,水力资本丰富,利于稼穑。
裴云昭道:“不瞒驸马,云昭乃是出自河东裴氏西眷房,民部尚书裴矩乃是云昭之祖父。”
选越州作为他的放逐地,是贤人特地挑选的吧?不然,人间那里来这很多偶合。
薛朗自发他是被放逐,并不是甚么光荣的事情,低调分开就好,一群人来相送……怕别人不晓得芮国公、安国平阳公主的驸马,曾经的民部右侍郎薛朗是那天被放逐的吗!
一旁的苏寒点点头,道:“浩歌你就放心吧,我定要等幼阳安设好才会回转长安,等我归程颠末姑苏时,我们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