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定居唐朝 > 第158章 面圣

第158章 面圣[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渊接太小黄门递上来的疏奏,翻开第一页看到的就是薛朗的标点标记含义的解释,悄悄“咦”了一声,看了一遍后,把这张伶仃成页的纸张递给一旁的太子,本身接着看薛朗的疏奏。

薛朗当即道:“禀圣上,微臣薛朗于本年初春之日跋涉千里,归于大唐,蒙公主看中,聘于府中任职退隐。薛朗有从异国远道带来红薯、土豆两各种子,献予公主,公主睿智,信重薛朗,于苇泽关拨田试种。谁知一经试种,所播撒之种子,株株皆出芽儿,嫩芽皆成苗,生根芽,结出硕果,红薯亩产竟达二十石余,土豆亩产比红薯略多。如此歉收,实我中土大唐乃风水福地,圣上真命天子,受上天眷顾之左证也。如此,方有我大唐风调雨顺,物产皆歉收之吉报也!吉报闪现于世,得此吉祥,敢不奏报贤人乎?因公主身居要职,不敢擅离,方命薛朗率队进京向贤人报喜!”

李渊道:“卿家生长环境分歧于我大唐,此乃情有可原之事,无妨,且把疏奏呈上就是。”

李纲带着薛朗,跟从在小黄门身掉队入含元殿——

大唐武德五年,八月月朔,吉,诸事皆宜。

李建成接过贤人父亲递过来的纸张,另有些莫名之色,待看到上面的内容,看薛朗一眼,目光仿佛有些遗憾。接着有把纸张递给一旁较着等着看的秦王。

秦王接过一看,目光一亮,细细旁观一遍,如有所思。一旁一名穿戴朱紫号衣的大臣道:“秦王可否让老臣一观?”

上头一道中气实足的男人声音道:“卿家平身。李卿且坐,随你出去的便是薛朗?”

李纲应道:“恰是老夫。”

李渊颔,命小黄门出去宣召。不一会儿,就有军士两人抬一筐,一筐接一筐的把红薯抬出去——

“好!平阳我儿故意,平阳与薛卿皆有功也!”

群臣见状,也跟着恭贺:“贤人万福!”

薛朗看问话的人穿戴朱紫色的号衣,答道:“禀上官,红薯与土豆分歧。第一年莳植时,需用块茎做种,一亩地约需求十五斤摆布的红薯做种子,第二年便可从当年的植株中截取健旺、长得好的藤茎育苗做种,无需红薯块茎了。而土豆就只能用块茎育种育苗栽种。”

李渊问道:“薛卿,平阳之上疏上曾言道,红薯、土豆易于保存,置于地窖中,可保存至来年。李卿昨日奏报称薛卿知有一法,加工以后,能让红薯、土豆保存数年之久,可失实否?”

纸传到萧瑀手里,一众大臣当即围过来,一起旁观。薛朗写得简明扼要,这些大臣们都是博学之人,天然一看就明白,一看就看出了此中的好处。

这时,薛朗仗着身高才看清楚李渊的长相。李渊陛下穿戴帝王的衮冕,一身持重,与时下统统的中老年男性一样,李渊也留着一把美髯,髯毛乌黑,唯有冠冕下暴露的根才可见灰白之色,浓眉虎目,边幅堂堂,神态没有薛朗设想中的气势过人,反而非常驯良。

李纲答道:“恰是。”

“多谢贤人担待,微臣忸捏。”

一颗已然如此多,如果栽种一亩……产量几近一目了然。虽略减色于几近堆成山的红薯,不过,也不差多少就是。

脚步声响起,贤人李渊直接从御座高低来,快步走过来,先看了小黄门手中的装着土豆的盒子,再去看筐里的红薯,也不管红薯上还沾着的泥土,直接拿起来旁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