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3、[第2页/共5页]
“大陆是不是,路上都是牛车啊,传闻连电都没有。”
“感谢德叔。”
“一条龙办事,这五千块花的真是值啊。”
“哎,幸亏来的早,如果到了1980年10月今后,即便是偷渡来了香港,也拿不到居住证了。”明少先冷静的在心中光荣。
“别找了,准是又跑去找关中玩吉他去了。”黄友德回身对着明少先先容到:“这是你表婶黄淑萍,这是欧阳的表侄,明天刚从大陆过来。”
黄友德和黄淑萍上面有一子一女,小儿子叫黄伟平,15岁,在上中学,奸刁拆台干甚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没事就和黄淑萍的一个侄子一起跑出去玩吉他。
“这也不可那也不可,总不能让明仔睡客堂吧。”黄友德建议脾气来。
看着人来人往的大街,明少先有些发楞。
十几个收音机,一台电视机,大部分还都是线头松了如许的小弊端,就两台是电路板上坏了两个元器件,没用一个小时,明少先就全数搞定了。
“城里有电,乡村就很少通电了,牛车的话,我没如何见过,大陆太大了,不是每个处所都有牛车的。”
一问一答,明少先也反面对方置气,氛围还算和谐,即便是沉默的黄关中也时不时插上几句话。
一处幽深大院中,一名白叟端坐上位,底下一个妙龄女子摊着报纸在为他读报。
明少先自小脱手才气就不错,上小学初中那会儿黉舍还讲究本质教诲,每周都会安排几节手工课,当时的明少先如鱼得水,还几次代表黉舍获得过市里边比赛的冠军。78年这会儿的小家电机构都很简朴,加上这些天他恶补了大量的电子知识,维修这些东西,完整不在话下。
“胜天半子!”
深水埗是香港最早生长的地区,但是因为暮年贫乏都会打算,并且这里又是以大量住人的屯屋为主,以是职员相对比较庞大,很多的街区生长比较掉队,治安也就堪忧了。
0013、
“你有甚么技术吗?如果有的话奉告我,我也能够帮你探听一下那里有活干。”黄友德不知是出于体贴还是随口一说。
“好的,德叔。”
“短长啊,明仔,这十几台东西,平时港大的门生来兼职如何也得修个半天时候呢。”黄淑萍这会儿正欢畅,找个大门生兼职干一天如何也得200块呢,现在都省了。
说完,摇点头,从速去洗洗睡觉去了,他自明天半夜去上班到现在已经快一天一夜没睡了,实在是熬不住了。
“没甚么,就是在想去买点甚么东西见我婶婶。”
黄友德家的祖屋,是楼下店面,楼上室第,整条鸭寮街大部分都是如许的,相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讲,面积算是不小了。三个房间,卫生间、厨房、客堂全都齐备,乃至另有两个阳台。
明少先摸着后脑勺,痴痴的笑着,劲量暴露一副浑厚神采。颠末一个夏季,他本来在夏天时被晒黑的皮肤又规复本来的色彩,本来剪短后又留长的头发也被他修成小碎发。配上棕色毛衣和西装裤,现在明少先和普通的香港少年几近没甚么辨别。
“没事,德叔,我精力着呢,再说现在也睡不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