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罗城(中)[第3页/共4页]
……
……
路上行人未几,偶尔有几辆马车与她擦肩而过,留下一地飞扬的灰尘。她站在街口,遥遥向张家望去,低矮的房屋混在民居中涓滴不起眼。
对于陈珈兰,阮孟卿还是有几分赏识的。
死者姓张,出嫁后随夫姓林,人称林张氏。她本是小商户出身,家中独一一年老寡母,二人靠卖豆腐度日,却不知如何被林府公子喜爱,八抬大轿迎回府做了林家的少奶奶。出嫁半年,传闻倒也过得琴瑟和鸣,没多久便怀上了身孕。人们都道她一朝飞上枝头麻雀变作了凤凰,等生下林家将来的担当人,便可放心纳福了,未曾想五天前竟从河里发明了这位林家少奶奶的尸身。
看戏的人自是一片嘘声,却也无可何如。案情本应跟着时候流逝而渐渐埋葬,林张氏的孤寡老母却认定女儿是接受了不白之冤,又惨遭贼人所害,必须蔓延公理,还她一个明净,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伐鼓鸣冤。
这一看吓得杜乙几乎魂不附体,强忍着恶心把木浆重新发的胶葛里解下,他冒死荡舟才从桥洞底下逃了出来,一登陆就腿软,跪在岸边一边喊“来人啊来人啊!”一边吐得昏入夜地。
官府本立结案,筹算彻查此事,谁知才刚要开审,林府就提出撤案,说是家丑不成传扬,许是林张氏与人有私交在外时不慎出错如此,官府顾忌林家权势不肯与之反目,又因线索指向的薛赖皮传闻背后也是有朱紫撑腰,最后只以遇害人不测溺水而亡为由草草结案。
凶信传来,本就头发半白的张母一下子全白了头,仿佛油尽灯枯般敏捷老了下去,独一支撑她活着的动力就是找出殛毙女儿的凶手。
罗城固然号称城,但实际也就这么点大,平时还算承平,一旦谁家出了事,风一吹转眼就能传遍全城。何况这回出的是命案,死的人还死得这般古怪,不被津津有味地念叨几天是不会消停的。
聘书约莫只是请了个会写字的人写的,笔迹并不工致,有几分歪七扭八,幸亏陈珈兰还能勉强看懂。
“听他们鬼扯!”王妈啐了一声,“绣绣这孩子从小畏水,平时都不敢沿河走,如何能够会出错掉进河里。何况她身为林府少夫人,莫非出门身边就没个服侍的人?”
他没有特地指明问的是谁,鸦青却晓得他在问本身,抬高了声音答复道:“那群灾黎分开了财神庙,不知去那里了,别的,那边的山贼这些天接连杀了几个路过的商贩。”
“部属不知,不过看她去的方向,仿佛恰是我们住的那一间堆栈的方向。”
她渐渐退出人群,沿河往城西走去。
想起沿路听来的各种群情,陈珈兰盯着纸上的“重金酬谢”四个字,渐渐拢起了秀眉。看来这固然是一个机遇,但事情较着很毒手,还是应抢先去体味一下详情才是。
“我看,这聘书八成是没人会接了。”
“一早就出去了,到现在也没返来。估计这会儿不是在衙门口就是在林府门口呢,迩来每天都是如许。”妇人笑道,热忱地拉着陈珈兰的手要她坐下,“你就在我这坐一会儿,等等她就返来了。”
“是,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