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帝师2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公公遭几顿狠抽,奸宦之路遇阻,转而向赃官法发力,毕竟没能成为立天子。

遑论都城。

朱厚照即位以来,户部官员多次犯事,接连过筛子,从侍郎到郎中,走马观花普通,换了三四任。

“贪墨五二者,抄家闲住;贪墨十二者,罢官放逐;贪墨十五两以上者,砍头弃市!女眷充官婢,男丁戍边,三族以内,五代不准科举!”

话虽不错,群臣还是思疑。

朱厚照又一鼓掌,道:诸位爱卿放心,朕有诚信,钱不白拿。

天子施政,最大的停滞就是朝臣。只要赛过群臣,犟过阁老,便能随便而行,达成所愿。

番薯且罢,经皇庄莳植,堆栈中的数量,运粮官员都曾见过。

朱厚照单手敲着龙椅,自荷包取出一颗硬糖,送进嘴里,咬得咯吱作响。

群臣垂首,暗中嘀咕,这些台面下的手腕,天子如何得知?

“条陈失实,由国库发谷粮,内库发灾银。”

幼-龙腾云,雏鹰振翅。

“地盘肥饶,牛羊成群,河中流淌金砂。有欧罗巴海商偶至此地,运回成船金银。”

至此,正德朝期间,困扰朝廷的诸多题目,已被处理半数。余下,便是小冰河期减轻,因气候窜改导致的地-震-洪-水,粮食绝收,饥民各处。

唯有户部尚书韩文,如定海神针,始终耸峙不摇。

水至清则无鱼。

只不过,没有亲目睹证两种作物的实际产量,单从皇庄记录,以及蓟州呈献的簿册中推断,到底不敷直观,贫乏底气。

“利国利民之事,皇室宗室俱慷慨解囊。”

下田可种,都可高产。

话不要说得这么刺耳。

谢迁最为萧洒,畅怀而笑。

群臣相互看看,有愣头青想要出列,直言此举不当。没等迈出半步,当即被同僚拉了归去。用力过猛,差点没摔跟头。

在此之前,朝廷需立下法度,制定法则,先知识莳植。再以施助体例,将番粮下发官方。以此让百姓建立信心,这些舶来的番粮能够莳植,亦能饱腹。

遵循杨御史之言,大明船队是公理的使者,是友爱的意味。

造好海船,出海寻觅粮食牲口,无毛病趁便做买卖。更无毛病换购土产金银,捞些外快。

没去过皇庄,顺天府中也有什物。

相反,阴差阳错,因南下剿匪,王参议竟同刘公公结下另类“友情”。

直接鞭策这统统的杨御史,目睹侄子大踏步迈向锦衣卫之路,实在有力禁止,正哀伤烦恼。

公然,下一刻,就见朱厚照取出两本册子,鲜明是各地藩王及宗室名单。

“内库。”

北疆鞑靼被逐,蓟州一场大战,别部成为汗青。阿尔秃厮部掀起-内-讧,鞑靼各部堕入混战。

船队组建之初,是为寻觅粮种牲口,处理国朝粮食题目。

双屿兵船巡弋海航,遇欧罗巴海船是真,得金矿石也是真。但是,是救济还是截获,是捞船还是毁船,是公理之举还是黑吃黑,则有待商讨。

随时候畴昔,垂垂熟知-民-情-军-政,愈发体味泱泱国朝,内忧不息,内乱难平,民军百姓糊口艰困,乱世之下,存在诸多题目,朱厚照的思惟,蓦地产生窜改。

朱厚照几度提及,复圣祖高天子之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要考虑实际题目。

“诸位卿家,朕日前得知,外洋另有高产之粮,亦有-壮-硕-牛羊。今为百姓万民,朕欲在江浙福建等地制作船厂,仿太宗朝制作福船,远航外邦,寻良种牲口,丰我朝百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