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帝师2 >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弘治十八年蒲月乙酉,一门双侯的张氏外戚被打落灰尘。放肆放肆多年的张氏兄弟,在锦衣卫和东厂的“护送”下,乘着两辆马车分开都城,直赴茂陵。

“奴婢在。”

皇后的兄弟又如何?

“别怪我多嘴,既是在堆栈帮厨,总得有个模样。”牙人没好气道,“都城重地,东厂的番子盯着,再急也要有个章程,免得给千户惹费事。”

说话也用不着坐到地上吧?

镇静后看着朱厚照,不敢信赖,儿子竟同她这般说话。

说话之人恰是堆栈新来的厨役。和牙人一样,都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探子,附属承天门批示千户所。

杨瓒故意刺探一二,朱厚照却点头,笑道:“临时不能说,需得内阁过目,吏部加盖官印。总之是功德。”

牙人翻个白眼,话锋一转,道,“你瞧着,千户大报酬何对这杨探花如此关照?”

镇静后得宠,张氏一门双侯,倒是面上光荣内里草包,手中并无实权。魏国公府则不然,实打实的武将起家,建国功臣,奉天子命镇守南京。

大行天子密旨在前,太子殿下加盖宝印的敕文在后,纵有通天的本领,也休想就此翻身!

钱百户和东厂工头互换过眼色,废话未几说,直接扯来一条麻布,堵住寿宁侯的嘴,另将他双手绑住,塞-进备好的马车。

牙人正要再说,忽见有三其中官和数名禁卫走进福来楼。未几,素服乌纱的杨瓒从堆栈中走出,瞧架式,应是被召进宫。

一朝天子一朝臣。

“奴婢在。”

“劳烦许牙侩了。”

“送母后回坤宁宫。”

可否不要这么看他?

“孤公然没看错,杨编修是脾气中人。”

中官身上的葵花衫,腰间的牙牌,都表白他在内廷品阶不底,起码是个正五品的监丞,八成还在太子殿下近前服侍。

此时,高凤翔跪伤了腿,没法在太子跟前服侍。刘瑾怀揣着谨慎,等闲不敢往前凑。张永和谷大用分开,暖阁内只剩上马永成。

“去钦天监传孤口谕,遵大行天子遗诏,择谷旦请母后移居清宁宫。”

“母后为何不能谅解孤,为何必然要护着孤的两个娘舅……”

敲定一桩买卖,牙人满脸堆笑,脚步轻巧的分开福来楼。

那就好。

杨瓒拿不准。

两名锦衣卫探子相互看看,不由生出一样的动机:这个杨编修还真有些不普通。

“事可办好了?”

杨瓒没有说话。

惹来太子殿下不喜,刘瑾能够想见,本身此后的日子定然不好过。幸亏另有人顶在前头,太子殿下的重视力临时不在宫内,刘公公只跪了小半个时候,勉强逃过一劫。

张永转向镇静后,恭敬道:“娘娘,奴婢送您回宫。”

太子殿下若肯包涵,也不会大丧未行,就将张鹤龄兄弟赶入迷京。更不会口谕锦衣卫批示使牟斌,点两队锦衣卫送他们出城。

安知中官以后,府内又涌进十数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另有东厂的工头和番子,皆圆帽皂靴,手持刀棍,凶神恶煞。

“太子殿下有何不愉?臣虽驽钝,竭力能开解一二。”

建昌侯比寿宁侯见机,见锦衣卫和东厂番子上门,便知环境不妙。中官宣读遗诏以后,瘫坐在地上,显是百念皆灰,委靡不振。

悲怒交集,镇静后亲身前去东暖阁,要向儿子问个清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