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帝师2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第2页/共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健气得髯毛直颤,李东阳神情微沉,谢迁脸上闪过担忧。

比及殿下被杨侍读劝服,转意转意,看这长季子还如何张狂!

杨瓒很想说“是”。事情分歧心就犯熊,还能有甚么解释?

此番向顾卿乞助,实是别无他法。

终究,还是李东阳面露含笑,将堆积如山的上言扫到一边。

“杨某谢过顾千户厚意。”

朱厚照自幼不好读书,《大学》、《春秋》、《资治通鉴》轮番讲读,也一定能记下几篇。

哪想到,朱厚照害怕刘健,说不过群臣,干脆袖子一甩,半句话不说,直接起家走人。

当日分开翰林院,杨瓒没急着回家,而是揣驰名帖和手札,寻至顾千户府上。

好,抽到你服为止!

朱厚照是倔,却不是真的不讲事理。

“大行天子遗诏,虑皇朝担当,除服以后,殿下应择谷旦大婚。”

礼部上奏仪注,便要破钞多日。加上钦天监选期,宫中安排,不忙到两个月不算完。

“杨侍读也以为孤年青莽撞,不晓得是非?”

“是!”

言官的讽谏,满篇大事理,三句话不分开垂统担当,五句话不离江山社稷,朱厚照耳朵磨出茧子,也一定听得出来,只会越来越烦。

石化的太子殿下开端皲裂,碎渣掉了一地。

宣府-军-情-告急,不能因为太子殿下闹脾气就丢开不管。

与此同时,杨瓒的帖子和手札终究递到顾千户面前。

李东阳禁止了他,道:“先看看再说。”

杨瓒略微和缓神采,低声向张永探听,太子殿下不上朝,究竟是如何回事。

能想不能说,说出来就要大祸临头。独一能透露的,只是和朝中文武一样的担忧。

风俗了弘治帝的好脾气,碰到朱厚照,当真是会头疼牙痒,不知如何是好。

“谢兄折煞小弟。”

“是他?”

如果真是奸宦诱-导太子,他必不与之干休!

“亲身交到杨侍读手中,言我克日不在府中,有事可寻伯府长史,自会安排安妥。”

文武群臣从震惊中回神,齐刷刷看向三位阁老,太子殿下就这么走了,他们如何办?殿下没发话,是持续朝议,还是各回各家?

刘健压下火气,眼中闪过一抹阴沉。

“杨侍读还说了些甚么?”

杨瓒摇点头。

奏请递送到乾清宫,朱厚照再憋气,也不能对家国大事等闲视之。

想扳正熊孩子,非平常手腕可行。金尺在手,说不得要演上一场好戏。

朱厚照幼年气盛,下定决计,便会一门心机的向前冲,毫不等闲变动。

必须佩服太宗天子的聪明,早早在草原布下棋局。如不是土木堡之变,大明二十万精锐尽失,不管瓦剌还是鞑靼,现在都不会是明军的敌手。

完整见地到杨瓒的威风,张永和谷大用眼中再次冒出星星。

门房见过杨瓒,忙寻来管事之人,慎重接下杨瓒的名帖手札,道:“伯爷克日奔波,常不在府中。杨侍读放心,伯爷回府,小的必然将帖子奉上。”

翌日,朱厚照还是没有驾临西角门。

啪!

正想着,忽听门房来报,长安伯府来人。

别看杨侍读平时守分藏锋,关头时候,当真威武!

“孤……孤……”

与之相对,杨瓒劈面发问,手腕简-单-粗-暴,更有超越-嫌-疑,却如醍醐灌顶,直接敲在朱厚照的脑门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