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页/共3页]
放下心头大石,弘治帝扣问朱厚照:“朕传闻,你去了谨身殿?”
“殿下,陛下龙体大安,御驾东暖阁,召朝臣议事。”
政事商讨结束,留待内阁拟旨。
厂卫是天子的鹰犬,最首要的就是忠心,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
“殿下。”
李相公非常和蔼,纵是斥责,也会让人如沐东风。谢相公一派名流风采,少有起火。唯有刘相公脾气火爆,几近是一点就着。
哪怕为了让亲爹高兴,也要硬着头皮捱上一回。
“如此,我等理应上奏天子。”
复试考题,便是内阁收回的信号。
不过,天子能下这份决计,于内阁是件功德。只要请下明旨,不愁对于不了那对滚刀肉。
见礼以后,君臣持续参议凤阳等府州大灾,以及军粮不敷之事。
弘治帝端坐在案后,见到朱厚照,招手让他立在身边。
“回殿下,三位阁老皆在。”
本日见到刘瑾几个,陈宽实在心头一跳。
为了给儿子铺路,他能舍掉刻薄之名,用宣府文武给太子磨刀。两个舅子再亲,也没有儿子亲。
弘治帝听闻,不但没有踌躇,反而承诺得非常痛快。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寺人更是记仇。
弘治帝开端,刘健和李东阳拥戴几句,谢迁连称不敢,君臣间的氛围更加和谐,朱厚照紧绷的神经也和缓很多。
想到这里,陈宽不由咬牙。
陈宽恭送皇太子,视野扫过簇拥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谷大用几个,深深皱了一下眉。
君子如翡,龙章凤姿。
“凤阳邻近金陵,可由太仓等地运粮。今河南亦饥,且夏粮未减,兼北疆为鞑子所侵,灵州被围,辽东数堡粮草被掠取燃烧,事已急。臣请暂免凤阳等府税粮。河南等地,能够每米一石折银三钱,许其三年内补足。军粮之事……”
“可有所得?”
“看得清楚?你还想批评今科明经不成?”
有他们在前头顶着,别人还怕甚么?
韩尚书只是皱眉,马尚书则轻飘飘道出一句话:“旁人非论,寿龄侯和寿宁侯,刘相公筹算如何?”
“回殿下,恰是。”
李大学士进言,令巡抚凤阳等处的都御史查情上报,并催督户部开仓,以积年所存麦粟施助。
待朱厚照的身影渐远,陈宽唤来一个小黄门,道:“你且去司礼监走一遭,给戴公公递个信,抽暇到咱家这来一趟。”
顿了顿,李大学士方持续道:“可再令贩子往边疆运粮,赐与盐引。”
李东阳点头,并道:“事急从权。臣知行此事必有弊端,然边患未除,唯有先解边军之困,方可言其他。如有不肖之徒以此取利,当以高天子之法严查。”
最好不要让他拿到实据,不然,咱家必清算了他!
这是真人?
发明考题内藏玄机的人不在少数。
刘健、谢迁皆点头附议。
“陛下能压得住国舅,殿下能够压得住?”
朱厚照很光棍,诚恳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