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迁都[第3页/共3页]
英国辅弼给结合舰队司令的电报中警示,只能胜,不能败,不然英国的水兵气力会被德国超越,落空海上霸权帝国的宝座,并且会落空印度殖民,大英帝国今后将会式微,西班牙和荷兰就是帝国的前车之鉴,万望慎重!慎重!再慎重!
而关于夏帝国的谍报也被汇总后敏捷通报到远征军司令部。
这4个军达到时候晚了一些,没有安排呼应的任务,只能看着第9军和第18军丰富的缉获而眼馋,对财产和军功的巴望被压抑了这么久,豪情被调到起来了,四个军沿恒河一字排开,横扫恒河对岸,就像是耙子一样,任何财产都不放过。
英国水兵部对夏帝国的谍报停止阐发以后,感受夏帝国已经把所能操纵的兵舰全数编入现役了,短时候内很难再有兵舰弥补,而大英帝国每年起码有4艘战列舰插手现役,并且英国正在开辟更大口径主炮的战列舰,只要英国能对峙过这最困难的时候,必然能将夏帝国的水兵打击的一蹶不振,为此,水兵部决定加大结合舰队的气力,加派2艘夏级战列舰和2艘兰芳级战列舰,这是英国在庇护本土以外,能拿出的最大力量了。
11月上旬,房良在达卡市组建前敌批示部以后,感受不占据恒河对岸,船只在恒河飞行很不平安,轻易遭到对岸英军的进犯;如果英军堵截恒河的一点,则恒河上游的夏帝国官兵轻易落空物质补给成为孤军;更有各军打过恒河,打劫更多财产的申请,为此,房良向秦飞叨教,让军队打过恒河,占据更多的地盘,确保恒河运输的通畅。
陆伟民见张伟对这个建议动心,就决定加把火,持续说道:“陛下,只要占据了恒河两岸,没有了英军的滋扰,就能加快把恒河东部和北部印度流民迁徙到对岸去的速率,等战役结束,在瘟疫和缺粮的两重打击之下,印度人能存活下来多少就要看天意了,这非常无益于帝国将来对印度地区的统治。”
在这两个邦的封建主手中,夏帝国军队充公了大量的财产,只是金银珠宝等就代价近十亿夏元,使得火线官兵热忱高涨,但愿能去打劫更多的封建主,每个师都申请打过恒河去。
英国还练习了雇佣军,也就是仆参军,这支雇佣军大要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具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遭到大英帝国的“庇护”,它由英国军官练习和批示,实际上这支军队是为英国人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