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为技术狂[第1页/共4页]
翻阅完这些质料,罗根只感觉两个字:“混乱”。看来,德国兵工的出产效力远没有被阐扬出来,不然以远远超越苏俄的钢铁产量和机器数量,如何会连飞机产量也比不上呢?
好吧,老乌同窗,既然有缘,就让我来帮你一把吧!罗根内心这么想着,殊不知若不是本身的呈现,不幸的乌德特竟会在烦闷当挑选他杀――汗青上的1941年的11月17日。当时德国的战役情势还远没有达到令人绝望的程度,客观地说,实在德军完整击败苏俄的机遇有,并且还不小!
罗根不晓得答案,持续一门心机地将本身很长时候以来的设法付诸实际。
最后的最后,顺道求月票!嘻嘻!
末端,罗根还挂着个空军兵器出产副总监的头衔,因此也有幸成为传怪杰物恩斯特.乌德特的直接部属。这位富有脾气的空军将领在一战中击落了惊人的62架敌机,而战役结束时他才22岁!
头衔越多,职务人为也越多,罗根惊奇地发明本身的人为竟然涨了一倍,当然了,因为吃穿住行都不消耗钱,人为多寡就不显得那么首要了。不过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罗根还是会感慨一下:NND,本来副师级干部也这么爽啊!
天空的原则是能上的技术必然要上,但不能太超前,比如40年出喷气战机、41年出核弹之类。
散会以后,罗根当即回到空军后勤部分查阅质料,后代的国际金融专业也触及了初级的管帐、统计和经济学,庞大的本钱节制在这里贫乏实际意义,但罗根起码晓得标准出产和流水线的意义。按照技术军官的先容,罗根得知目前梅赛施密特109系列的出产首要集合在梅赛施密特公司和费舍勒公司(答应出产),而这些战役机的产量多少又依靠于戴姆勒-奔驰供应DB601液冷发动机的数量(前期型号也无益用容克斯公司Jumo210发动机的,机能略差),至于供应无线电的西门子公司和供应螺旋桨等其他零部件的供应商,根基能够做到供大于求。
连带算上“海神之怒”作战行动军令官。罗根一人身兼四职,但并不料味着他要整天驰驱于分歧的办公室――在帝国空军部,作战与后勤出产部分固然分属两栋大楼,可也就是一前一后、相隔甚近。因为各项职务中,空军副参谋长级别最高,罗根的办公室安设在作战部地点大楼的第4层,挂出的铭牌上写着“帝国空军副参谋长、帝国空军兵器出产副总监、帝国空降兵技术副总监”,整整齐齐三行,在这栋大楼里恐怕没有谁具有更长的头衔了!
罗根与本身的老下属米尔希之间谈了些甚么,除非两人流露,不然不会有第三人获知,但首要的是,罗根的空降兵技术部分很快就获得了一笔分外的经费,用于一个高度奥妙的空降战车研发项目――除了以现有的四号坦克和三型突击炮为原型改装成更合适空降的战车以外,这个项目最大的打算是于1941年春季之前研制出一款战役全重为35-40吨、设备长身管75毫米炮的“空降战车”,火力和防备全面超出四号坦克,速率和可靠性亦是罗根所夸大的。当然,造价和工时也要越低越好――或许正因为罗根列出了这么些“奇特”的要求,不但克虏伯、莱茵金属、戴姆勒-奔驰、亨舍尔军器商派来的技术代表目瞪口呆,就连空军这边的参谋和专家也大感不测:就算35吨的坦克能够造出来,德国空军有那么大的滑翔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