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帝国霸业之崛起 > 第二百三十二章【方寸之地】

第二百三十二章【方寸之地】[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马援的责备,隗嚣非常恼火。在他看来,他对马援推心置腹,乃至比亲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经常跟马援抵足而眠,共论天下局势,不是亲信,岂能如此?但是马援,竟然叛变了他!但是马援有分歧设法。天子自有命,明者见机而作,何必学公孙述做井底之蛙!他认定光武帝是真龙天子,就会忠于光武帝。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然但愿朋友们能够悠长在一起,但这是私家豪情,如果公私有抵触,他还是会挑选忠于朝廷。所今厥后他多次帮忙光武帝,终究击败隗嚣,安定了凉州。

面前的场面,公孙述的承诺,让马援带来的来宾都非常动心,他们个个劝马援留下来,但是马援早就看破了公孙述,他对大师说:“现在天下不决,得人才者得天下。有国士来归,公孙述不晓得握发吐哺以迎,反而润色这些礼节,他不是个成大器的人。”他没有留在成都,他想到洛阳那边去看看。

马援的心中,装着天下,棋局就在心中,他晓得该如何走。这些东西不是他从书上学来的,而是在他几十年的糊口经历中参悟出来的。书上的知识来自糊口,但这知识是死的,在糊口中获得的东西才是最新鲜的。以是光武帝非常喜好跟马援谈天,大事小事,天南海北,特别喜好聊军事,光武帝算得上东汉最优良的军事家之一,跟马援聊到欢畅处,他老是镇静地说:“伏波论兵,与我意合”。皇太子、诸侯王他们更喜好听马援聊三辅旧事,情面轶闻。马援端倪如画,苍颜白发,在他们眼中,这个老者如同神仙普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正如后代曹雪芹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情面练达即文章。

此时公孙述已经在蜀地成帝,而刘秀也已经在洛阳即位,隗嚣自知西州荒弊,没法偏安一隅,得有所归属。但是究竟归蜀还是归汉,贰内心一向在踌躇。为了体味两地的环境,隗嚣派马援前去刺探。马援起首去见公孙述,这是有私家启事的,他跟公孙述是老了解,私交一向非常好。

马援镇抚西羌近十年,前后安定维汜、徵侧等人的兵变,上奏朝廷,重新分划诸县,所过之处,为郡县补葺城郭、大兴水利,为百姓供应杰出的糊口前提。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安抚民气最好的体例。

但他的功业不是在凉州,而是在西羌。

固然平叛取得胜利,但是朝中此时却堕入争辩当中。很多大臣以为破羌县以西路途悠远,实在不值华侈国度人力财力。这类声音垂垂占了上风,朝廷大有放弃金城以西的意义。马援亲临其地,他晓得一个处所的代价,并不但在经济和政治上,还要有计谋上的考量。如果放弃破羌以西,那么羌人将会对边疆成蚕食之势。他上书朝廷:“亢吾以西,数十里一城,城皆完坚。旧制置塞,因山阻海,其门路辄有候尉,故虏不得妄动。即弃亢吾,以西北为殖养虏根,内自迫促。宜及兵威,疾往除之。金城诸县,皆地步肥美,溉灌畅通,自有本民,易还充分,诚不宜有所断弃。若二郡安定,流民还本业,不复为国度忧。”

陇西危急,此时来歙正带领盖延马成等人讨伐公孙述,没法抽身安定西羌,因而他保举马援率军平叛。他上书光武帝,羌人之乱,非马援不能安定。朝廷拜马援为陇西太守,给兵三千人前去。马援率军赶光临洮,斩首几百,截获马牛羊上万头,招降几千羌人。又与扬武将军马成联军,打败羌人,斩首上千级。这一战,马援受了伤,弓箭射穿了他的小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