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英雄归来[第1页/共2页]
董清平抬手拍了拍董氏的肩膀,笑着道:“无妨。”
宣嘉十六年,正月初五,大雪。
南门守正看着这副场景,心中情感翻涌,大声喊道:“将城门大灯灯芯挑高些,为我大晋忠魂明灯带路!”
望着高悬于廊檐之下的红色灯笼被吹得胡乱摇摆,她攥紧了春桃的手。
她想起爹爹来。
爹爹双眸通红,气得摔了手中马鞭,一脚踢飞她手中一杆银枪,发指眦裂同她吼道:“因为我是你爹!非论在别人眼里你是多么智谋无双,勇猛善战,对我而言你只是我丢命都不能舍的女儿!”
吕元鹏恭恭敬敬同白家各位夫人行了礼,萧容衍亦是浅浅点头,昂首看向正低眉行礼的白卿言。
同是当参军的,固然他没能上疆场,心中也有为国为民之心。
茫茫大雪,遮人视野,白卿言视野所及除却鹅毛大雪,便是乌黑一片。
可今后,她再也没有爹爹了!也没有弟弟了……
秦嬷嬷替白卿言拢了拢大氅,点了点头,哽咽难言:“大姐儿这几日好生歇着,等国公爷和世子爷他们……他们返来,大姐儿另有得忙。”
可前路漫漫,谁晓得将来会如何样呢?
白卿言眸底寒光乍现。
现在国公爷和白府男儿马革裹尸,白家遗孀出城来迎理所该当。
她的弟弟,死在了南疆。
镇国公府管事一起小跑先行上前,恭敬对守正一礼,说了然来意:“本日信王扶灵而归,我们家主母带着女眷来城门口迎一迎。”
“是啊!国公府一门英烈本日返来,我们受国公府世代保护,也该同去迎一迎!”
朝中诸臣趋利避害,自南疆动静传回以后,天子态度奥妙仿佛并不筹算宽宥白家,得了动静也不敢如除夕夜那日冒然前去南门。
“你也传闻了?白家遗孀都去南门了!”
董氏眼底带泪,铭感五内,却又不免劝道:“哥哥、清岳你们不该来!”
寅时一刻,多数城南门守正挑着灯笼从营房营房出来,命人开城门。
得胜以后,她喜不自胜,爹爹却说她不得军令私行去追庞国平,让她自去领五十鞭!
不急,不急……
白家男儿皆身故,这斑斓多数以内害怕白家愤恨白家的人,怕都欢畅的睡不着觉了吧!
想起曾经踏平蜀国那场血战,她围追堵截三日斩下蜀国大将庞国平头颅,一举击溃蜀国战心。
白家女眷听闻这声,都止不住红了眼,挺直脊梁在这风雪中等待归人。
寒冬大雪,天还未亮。
她悄悄握住母亲冰冷的手,不由眼圈一红,用力攥住:“我等小辈,已能够替阿娘和各位婶婶分担,不是孩子了。”
宿世,她病倒留下母亲强撑白府门楣,这一世她不会让母亲伶仃无援,只能一人。
・
守正转过身,隔着茫茫大雪,有人从长街绝顶一片明晃晃的灯火处走来,越走越近守正便看到那人不止三两个,立即防备按住腰间佩刀。
多数城内不知是谁家先亮了灯,听到后窗有人说国公府遗孀一大早都去南门口迎棺木去了,仓促起家穿了衣裳,提灯出门,巧不巧正遇邻居亦是挑灯踏雪出门。
虺虫冬眠,冬眠春猎。
出乎白卿言料想以外的,是萧容衍竟伴同吕元鹏等一杆纨绔来了南门口。
她的爹爹,死在了凤城。
南门守正立在立在城墙之上,见多数城内不晓得从哪儿冒出来一盏又一盏灯笼,暖融融的柔光被罩在灯笼内,密密麻麻从四周八方而来,细看之下竟是成群结队撑伞提灯的百姓,阵容竟比除夕夜那日更加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