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亲事(中)[第1页/共3页]
行昭面色一红,晓得太夫人这是在打趣莲玉昨晚嘴硬心犟。又见莲玉立在中间,一时候站也不是跪也不是,正要拿话去回,就闻声打帘的人说,二夫人和三女人来了。
行昭笑着摇点头,捧了蜜饯说:“总有甜的,三姐你尝尝梅肉干。”
行昭却刹时想起了宿世的一件事,贺太夫人带着一家后代眷去定国寺添香油的时候,可巧遇见了黄家,这不奇特,奇特的是黄家还带着他们家的小郎君一道去,这就有两厢相看的意义了,可行明最后也不是嫁的黄家,而是个家无恒产的举人相公啊...
行昭在旁听着,也感觉太夫报酬人夺目中亦有温善祥德,不消媳妇立端方,连存候都是各房用完早膳再过来,用太夫人的话说,府里头上高低下主子丫头几百口,不让主子奉侍,让自家媳妇奉侍这是甚么事理。
太夫民气忖,黄家现在的情势也不差,一家人都是会做人的,不然哪有这么轻易能和临安侯府攀上友情,只是用贺家庶子的嫡女去套黄家,会不会亏了?
行昭展转反侧一夜,邻近四更天将睡着,这会儿就又醒了,内心有事儿,那里能睡得结壮。
行明亦是展转一夜,又想着黄三娘得理不饶人的模样,又想着若真嫁到黄家,自个儿没个过硬的夫家,母亲更是举步维艰,又模糊闪过黎家二郎舒朗的眉眼,心头一惊,似粉饰般喝了口杏仁酪茶,半晌才吐出句话:“这茶可真苦。”
二夫人一副放下心来的模样,笑意盈盈:“定都城里,谁不晓得临安侯府里的太夫人疼媳妇,嫁出去就跟跌进福窝窝里似的。”
行昭躬身立在旁,忽地发明她现在想起周平宁竟然能够心淡无波,正巧一昂首,就见行明冲她龇牙咧嘴地捣蛋,行昭一愣,复又抿嘴一笑。
素青捂着嘴吃吃笑:“这我哪儿晓得啊,二夫人与老夫人说话,难不成做主子的还能贴着耳朵去听?”
“媳妇拿不定主张,只好来求娘。女子嫁人如同第二次投胎转世,一旦嫁不好,那可真是叫每天不该,叫地地不灵。媳妇嫁到贺家来,娘待媳妇就像亲女儿似的,这便是媳妇的福分。”二夫人极会说话,阿谀得润物无声。
太夫人瞅了眼行昭,又看看行明,晓得二夫人这是有话要说,叮咛素青:“给女人们备上果脯蜜饯,煮两碗杏仁酪茶端出来。”
太夫人见孙女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内心明白,却仰着头眯着眼,嘴里也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你说,今儿我是穿绛红色的那身褙子好呢还是穿靛蓝色夹棉杭绸小袄好?”
少年不识愁滋味,比起存亡性命攸关,人间的统统情事都属尚能挽回的状况。
行明一瘪嘴,低了声靠近说:“那黄家――”话到嗓子眼,说不下去了,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如何美意义说得出本身看不上的人家来提亲的话。
“穿绛红的褙子,内里穿件秋杏色的综裙,再把我给您打的那条络子给戴上,这才叫十全十美呢。”行昭这才算是体味出太夫人的意义来了,这是在磨她的性子呢――内心揣着再天大的事儿,面上也得平静着,言语间该拥戴的拥戴,不能露了怯。
张妈妈见势,赶快从箱笼里翻出了褙子和综裙,服侍太夫人换上,又从梨木匣子里拿了支虞美人点翠烧珐琅步摇出来。
听孙女的声儿,太夫人这才笑着坐起家:“今儿就照着四女人说的这么穿,梳矮髻,戴那只皇后娘娘赏下来的点翠步摇。阿妩你去将羊奶子喝了,我让上面的人把沫子打得干清干净,没膻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