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军事合作[第2页/共3页]
“如果斯柯达作为一个奥匈企业的话,那么它几近无缘德国水兵的订单,但是如果是一家德国企业的话,不管是德国水兵自用战舰还是内销战舰都能够设备奥匈帝国的火炮。这此中的利润并不比装甲小!”穿越者说道。
“但是斯柯达的产能实在很有限,我们的军队设备不管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没法和德国比拟,德国中枢在奥俄之间并没有作出挑选,现在德俄之间又有靠近的偏向。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筹算。”奥芬贝格委宛的说道。
感激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比来在新书榜上侧位压力很大啊!前面的作者追的很紧,进步一步仿佛困难很大,各位书友可否支撑一二?
“起码我们要先从一部分军队做起,这些兵器即便利用十年、十五年都不会过期!奥天时的精锐军队必必要有一流的战役力,起码不能比普鲁士人差,只要如许我们才有在巴尔干和俄国人争雄的勇气,现在谁都靠不住了,只能靠我们本身!”看着踌躇不决的伯爵,奥芬贝格焦心的说道。
“作为巴伐利亚将来的国王,即便本着为本国老百姓造福的角度来讲,也要插手东线作战啊,西线的确太残暴了!”穿越者悄悄下决计道。
巴伐利亚有权本身采购武备。如果和奥匈部分军队设备同一的话,那么提请德国总参谋部,让巴伐利亚军团插手东线战役无疑是能够。更何况,汗青上本身的叔叔就是厥后的东线总司令。不管是从汗青惯性角度来看,还是从客观环境阐发,如果巴伐利亚和奥天时军队设备同一的话,十有*能够再东线作战!
“我们能够采办专利。”塔夫提出了反建议。
“但是在斯柯达出产的兵器本钱偏高,在全部欧洲要地,没有那边的煤铁会比鲁尔区和阿尔萨斯――洛林区更占上风,我们固然在这些地区以外,但是我们的质料本钱还是低于贵国。”
“这个投资会比较大。”塔夫说道。
“但是我们已经有斯柯达了。”塔夫伯爵有些难堪的说道。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给火炮安装一个发动机,然后本身行走而不消拖曳。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马匹会从我们的军队中退出,汽车和拖沓机将成为军队后勤运输的主力。或许有一天,除飞艇和蔼球以外别的一种能够再空中回旋的机器将决定战役的胜负。”穿越者用非常诚心的语气诉说着在这个期间只能用科幻或者胡想来描述的兵器。
固然德国已经告诉了奥匈帝国《再保险条约》的内容来和缓奥匈帝国的严峻情感,但是作为当局领袖塔夫伯爵还是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如果说德奥之间争雄失利了还能面子结束,意奥之间只能算小打小闹的话,那么一旦和俄国这个欧洲压路机比武的话,那么失利的代价就太大了!
“跟着期间的生长、技术的进步,在巴伐利亚设厂的上风会越来越较着,德国的根本产业非常优良,能够等闲的获得新式兵器的子体系和配件。信赖我在这方面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