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遇梦雨[第2页/共2页]
不过这也不正暗合道家的清净天然天人合一真谛?
厉天途下山以后,一向流落在京师街头。
禁卫军统领严无悔,就是他的朱紫。严无悔把他从穷户窟带到了皇宫,给他安排的差事也充足温饱。固然干的是苦活累活,但他已然满足。或许,赐与他帮忙只是严无悔的偶然之举、举手之劳,但对厉天途而言,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严无悔的恩典厉天途铭记心中,自始至终都未曾健忘过。
如许的日子持续了十年。
厉天途的表情也如同这气候普通冷落。现在他正坐在京郊楼外楼二楼东南边一角,全部酒楼当中独一一个能边喝酒边赏识京郊美景的位置。但他仍然欢愉不起来,因为明天他看到了四周风景都为之黯然退色的亮丽,而这抹亮丽却恰好与他遥不成及。
就在厉天途十岁的某一天,玄机老道把厉天途从浮云观赶了出去,同时被丢出来的另有一本竹制版《品德经》,这本书也是厉天途童年学字的发蒙书,被他背了个滚瓜烂熟了然于胸。
直到本日玄机老道把他赶出庙门任其自生自灭,厉天途也没能有机遇把心中的迷惑说与老道一听。
玄机老道脾气古怪,玩世不恭,一旦决定的事情向来没有窜改过。这年,春秋虽小但心智已然成熟的厉天途跪伏于浮云观道观大门前,对着兀立道门正中的玄机老道背影叩了三个响头,而后一言不发揣着怀中《品德经》一步三转头分开了糊口十年的浮云观。
玄机老道并未传授厉天途武功,只是教了厉天途读誊写字以及一些简朴的打坐练气法门,而后便是不管不问,任由厉天途把每天的大部分光阴都花在提水砍柴、生火造饭上。
厉天途五岁识字,识的尽是《品德经》中的五千字,到十岁那年,他每天一遍,已经把《品德经》朗读了一千八百多遍。但让厉天途奇特的是,读的次数越多,他越感觉难以了解,这仿佛与玄机老道跟他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所冲突。
厉天途无父无母,是个孤儿,自幼在京师北郊凤山上的浮云观长大。浮云观建立在崇山峭壁之上,耸峙在白云之巅,离地千丈不足,遗世而独立。道观四周风景固然奇美绝伦,但数十年来一向香火不盛,罕见人至。这当然跟现在执掌天下的天朝崇佛抑道有关,但最首要的还是时价承平乱世,佛教教义流行天下,引得信徒无数,道家却闭门封山,不睬尘凡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