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平津都尉真是平津都尉?[第1页/共3页]
不错,主位之上那人四十高低,面庞清癯,颌下微须,笑容平淡暖和,脸部线条有着凉州人特有的结实,又披发着浓烈的文士气质,鲜明便是已跟他有过几次交集的贾诩贾文和!
乃至于太史公在《史记》当中,专门写下了《刺客传记》来感念着他对这些人的景仰。而千年以后,何咸也会偶尔间升起一丝悸动。
不过,对于这个发起,何咸只是诡秘地一笑,直接反对道:“我们不过调入小平津驻防,又非疆场急行救济,无需这般匆促。传令下去,彻夜我等便在平县安营休整,明日再赶赴小平津不迟。”
可在汉朝这等封建强权期间,又是动辄打杀的虎帐中,可没有太强的法则束缚。与下属相处必须毕恭毕敬,不然便是被人斩了也不会有人过问。
并且,这也是大多数士卒们的心机:毕竟已经辛苦赶了一天路了,再劳累半个多时候也不算甚么,入驻地宿营总比在平县扰民令他们内心结壮一些。
吴匡也忍不住暴露了笑意,开口道:“主公无需如此,之前在雒阳主公各式算计,劳心吃力,本日偶有疏漏也属普通。既然平津都尉是那人,我等也便可略微松一口气了。”
“呵呵,公子在雒阳呼风唤雨、申明远播,乃董公麾下名流。老夫年老体衰、智虑不敷,可经不起公子折腾”主位上那人点头感喟,明显与何咸了解。
关楼以内,则是长达三四里的谷地,建有练兵的校场、营房、膳堂和一些防备工事,小平津的守军便驻扎在这里。
因为早就晓得了平津都尉的身份,何咸入帐中尚未开言,便忍不住一乐:“部属别部司马何咸拜见都尉。”说罢这句,不待那人开口,他便主动起了身,然后死皮赖脸地又说道:“从本日起,部属性命出息便全拜托给都尉了。”
就在昨夜认识到本身还不清楚平津都尉究竟何人时,何咸本日一大早便让吴匡骑着快马向小平津赶去。明着是向平津都尉禀告本身已然前来的动静,实则倒是去探查平津都尉是敌是友。
吴匡怃然不语,却对何咸这番话深觉得然。即便如他这等借着乱世才崛起的战将,也不由对着帐中摇摆闲逛的灯火幽幽一叹。
自东周以来,多名帝王葬于此地,仅东汉一朝就有五位,间隔雒阳比来的是冲帝刘炳的怀陵和灵帝的文陵,再往北便是顺帝刘保的宪陵、安帝刘祜的恭陵以及北麓黄河边上光武帝刘秀的原陵。
北邙山位于雒阳城北,连绵在雒阳与黄河之间。东西高出渑池、新安、雒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长三百八十余里,南北也有三四十里,丘陵起伏,沟谷到处,成为雒阳北部的天然樊篱。
“吴叔父,阿谁平津都尉,真的是平津都尉?”何咸烦恼地坐在卧榻上,听闻吴匡带返来的动静后,感觉本身就仿佛一名痴人。
由此一来,摆在何咸面前的便剩下了两个挑选:一个是持续行军,赶在深夜之进步入小平津渡口驻地;另一个就是就此在此屯扎,等明日天亮的时候再安闲不迫地赶到小平津驻地。
“这倒是。”何咸拍着脑袋苦笑了一声,不过也未就此掉以轻心,还是开口说道:“不过我等毕竟仍身在董卓掌控当中,万事仍需谨慎谨慎。此番虽不必担忧下属非难,不太小平津那边也不承平。西北有黑山贼蠢蠢欲动,东北又不乏白波贼残虐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狗日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