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开染坊[第1页/共3页]
“您是老利眼了,这些野织造的货品天然比不上官造的,可现在在外只能统统从简,您可莫要嫌弃。”几块裁的四四方方的棉料子放在托盘里,端上来让人遴选。
御驾得过完立冬才回銮,当时节已然冷得人颤抖,过冬的设备此时就该备起来了,主子们的衣物轮不到内里衣铺染手,可宫人们的衣袄因数量庞大,人手不敷,不得不从外头采买。
“我哪会要这个钱?你肯收用她再好不过,我常跟她提起,再没有比你更靠谱的店主了。”
“那依妹子所见,该如何窜改?眼下离贤人亲临只剩月余,再做窜改,可不费心?”
王小媳妇个头小,垫着脚伸长了胳膊绕木弓弹棉胎,头发上都染了一层白。
三百件袄子的格式都是极简朴的,立马就叮咛下去照着尺寸裁布,只要几个管事姑姑的袄裙要费些心机,夏颜故意奉迎,便想多送些衬头,可镶边毛料太刺眼,也轻易违制,不如把里子做的实在些。
“先来三斤罢,皮棉也再备五百斤送来,这就付钱,跟前次的票据一并结清,”夏颜把银子递了畴昔,又问上一句,“上回你说的蜜斯妹,染布技术好的,现在可还替人做工了?”
“您就跟前面几个裁衣大徒弟一处吃住,那儿另有很多空房,每日里开三顿伙,饿了另有点心弥补,徒弟辈的每旬能自主点两道菜,您有想吃的,跟灶上的大娘提早说就成。有甚完善的,就来找我,只是有一样,万不成寻人是非,教唆冲突,我最不耐烦这些乌烟瘴气的事儿。”
那边厢重新编排故事,这边夏颜接着筹办新衣。
做羽绒内胆的动机只起了一瞬便放弃了,这期间还没有尼丝料,就算毛朵再细致也轻易跑毛,浅显棉绸底子裹不住绒料,穿上两三次,里衣上就会沾满了毛。
这边染布作坊刚创办起来,第一批下水的料子还没干透,天子老儿的御辇就踏上了凌州地界儿,可恰好这时,新仓街胡同口却出了件性命官司。
锦衣卫铁骑先行,日夜绕城巡查,昔日里那些偷鸡摸狗的宵小,现在连气儿也不敢吭哧一声,县父母们发了话,家家户户都得警省着,连只偷米的耗子都逃不过夺命金刀的锋刃。
“这东西金贵,得先下票据才气进货,我这儿有些陈年的,你怕是看不上。”
县衙的户书从桃木架子上抽出一叠落灰的地册,蘸了吐沫翻开纸张,觑眼找到了那块地的记录,拨起算盘说道:“四丈八尺宽,十丈二尺长,按现在城里的地价儿,得一百七十六两三钱。小娘子,您既然递了何老爷的名帖,我少不得劝您一句,这买卖不划算,您有这个闲钱,一间小楼都能购置下来咯,还不消自家操心砌砖头。”
围墙里头被隔成三个四方院,背面两个院门被封了起来,留待今后派用处。前头这个院子和制衣厂房连了个垂花门打通。打了新井,还装了抽水的轱轳,七八只大染缸摆在院中心,净水只盛了一半。装染料的麻布袋子箍得密密实实,一股脑儿被堆到了库房里。
贤人驾临,歌舞珍奇是少不了的,广阳王府天然是打头进献的那一个,其他各大小官员也都有贡献,非论官民教坊,俱都摩拳擦掌,经心编排,就盼着自家走高运,被贤人点上一回。
“旁的都齐备了,只是少几个配料的瓦罐瓮子,我不识字,您可要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