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寻踪论古》(二)[第2页/共3页]
“额,篡位?枭雄?”
“好的。”梅慈仁一点头后,镜头再切,倒是已经把几幅书画从柜子里取了出来,他手里也戴上了洁白的手套。只见他不竭指着那几幅书画,渐渐细说着这些书画的艺术代价,半晌后,才又批评道:“能够说,这几幅赵佶前期的书画都是极上等的国宝,只从这些书画,就能看出他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看来你还是很熟谙宋辽以及以后的越朝汗青的嘛。至于为甚么这么写,天然是因为这几幅作品都是赵佶在被夺去天子之位,成为越国宋献公后所写所画了,以是从汗青学角度来讲,就不能再用宋.赵佶来作出先容,这一点博物馆的事情职员还是作得很用心的。”
“那是当然,作为越朝的初创者,要说孙途不是政治家,另有谁能担得起这个称呼?并且,他在政治上的聪明可不但只表现在篡夺皇位上头,更表现在立国以后的各种行动上呢……”说话间,梅传授的眼镜闪过一丝光芒,仿佛是想到了一些甚么。
“这就是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了?”
“本来如此,这可算是涨了见地了。”
“那我就要考考小蔡你了,你可晓得这些书画的作者赵佶是甚么人吗?”
“要说明天我们要观赏会商的古物,就是这几幅古画了,并且这还是梅传授之前向栏目组建议的,却不知这几幅画有甚么特别的意义吗?”
“梅传授要说的应当就是越太祖孙途建议的那两场禅让吧?”
“这就是孙途比曹丕司马炎之流要高超的处所了。我来问你,提起这两小我,你的第一印象是甚么?”
“对的,固然让现在的人看来,他这么做仿佛真有些多此一举,归正都是掠取皇位嘛,可摆在当时候却完整分歧。这两年的缓冲,让他的名誉再度达到颠峰,同时,之前孙途是宋臣,以是如果他取赵佶而代之那就是乱臣贼子。可到了末周,就完整分歧了,因为阿谁周让帝都是由他保上的皇位,并且一向以来朝中大小事件都是由他来作决计的,他虽不是天子,却也和天子差未几,以是两边也就没有君臣名分了,这让他在以后接管周让帝的禅让就变得理所当然,没有人会再行反对。”
“这话可有些夸大了吧?”
梅慈仁点头笑道:“是啊,只如果提到宋朝晚期,就不成能绕过孙途,他虽为宋臣,却不像其他那些人一样得过且过,而是通过本身的不竭尽力,不但救了这个国度,也救了千千万万的天下百姓。”
“是的,他不但是一个艺术家,在早中期,他更是一个国度的天子,是全部国度的最高决策者。乃至能够这么说,天子才是他的端庄职业,而艺术家就只能是小我爱好了。可他却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到了专业爱好上,至于对于天子这个本职事情,倒是相称不当回事,以是不管他在艺术上有多少成就,起码在汗青上,就永久要被打上一个昏君的印记,并且这个印记只会比艺术家的称呼要大很多,真正的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