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欢乐的春节[第2页/共3页]
“好好好……我不说了,我不说了……”赵国华说着笑了起来
“这宋大人不贪财,不好色,是个好官……”出了县衙,孙富夸奖道。
“不错不错,这幅春联内容合适我们鸣凤村,很成心机。”赵国华点着头批评道。
俗话说:人间三样苦,打铁、拉纤、磨豆腐。”五十个纤夫,头缠白布,****着上身脚穿戴草鞋,肩套纤绳躬身哈腰的拉着两条船,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肩上被纤绳勒出了一道道的红印。
“走吧,赵大哥,别孤负了小梅一片美意。”孙富笑着道。
转头看了看县衙,赵国华感慨:“可惜如许的官,在大明太少了,不然大明也不会沦落到了如此的境地。”
赵国华笑着道:“别急别急,我看看你贴的春联。”说完就翻开春联看了起来,上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是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
“这位兄弟,我看你有点眼熟,你是鸣凤村的人吧……”陈大全笑着对一个挑担子来买米的青年人打号召。
听了他的话,毕懋康捻着髯毛笑道:“国华,你别说中原国的火铳了,你再说下去,老夫就又要失眠了,大明的火铳能做到这个境地,老夫也是很对劲了……”
新的鸣凤村移民村,房屋整齐,门路平直,路两旁还种了花草,看上去非常的美妙标致。在赵国华的要求下,村里实施的是同一扶植,抓阄分派的体例,村民们只需交纳一些银钱便能够分到一套百多平方米的住房。村民们都在化工坊做事,日子过的还不错,是以家家都有钱买房。一起上村民们都要拉赵国华到本身家喝酒。赵国华笑着一一的直言回绝了。
YX县诚信米铺》的粮店老板陈大全批示着伴计们称米称面,忙的不成开交,来买白面的人中有很多是鸣凤村的熟面孔。
改进了燧发枪击发体例,赵国华又筹算趁着在军火局时有毕懋康和很多火器大匠的机遇,对燧发枪的装弹体例停止改进。燧发枪的均匀口径约莫为13.7毫米,因为还没有发明后装弹式火枪,以是这对当时的弹药装填技术做了很高的要求。当时的燧发枪利用的是前装式装弹体例,装填弹丸时,需将弹丸放到膛口,用木榔头打送弹棍,推枪弹进膛,这是非常费时候的,在疆场上,就意味着华侈生命。
又过了半个月,就到了春节。春节又叫过年,不管古今,也不管南北,春节都是中国人最昌大的节日。大年二十八,永新城里城外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热烈不凡。大师忙着卖年货,本年因为赵国华的化工坊,不但鸣凤村的村民日子好过了,很多在化工坊打工的外村或外埠的人手里都有了余钱,大师在YX县里买这买那,白面和大米,鞭炮和春联是最好买的。
“杨老板,你的鞭炮进少了,看来还不敷明天卖的。”卖春联的江老板笑着道。
因为是从长江溯流而上,需求纤夫拉纤。是以振威镖局找了五十个纤夫,从南京的船埠开端,纤夫们就开端干活了。
看了看那一长溜的列队人群,陈大全奇特的问道:“兄弟,这YX县卖米的店铺也不止我一家,你们如何不去别家卖,而要在我家列队买?”
自从裁军后,赵国华已把化工坊搬到了YX县城边,村里的人也多数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