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朝事[第1页/共3页]
看承昭皱着眉似有不解,文宣帝笑说:“清正廉洁的,一定是好官。办实事的是们,办大事却还得靠些老臣。水至清则无鱼,此事也该就此打住了。”
耳中所听却都是同僚作奸不法的桩桩件件,方老爷子竖着耳朵听着,本日竟见到了一个同姓方的大人被捋了官帽,一时差点没喘上气来。
连续地,称病不朝的官员都返来了,唯独老相爷还在撑着。
方筠瑶正在二房的几个女人在园子里漫步,瞧见这男人模样极好。虽已是而立之年,却身姿矗立长身玉立。
现在彻查吏部和都察院之间的来往,特别像方老爷子如许在都察院任职的更是首当其冲。他连称病都不敢,每天在朝堂之上站着,肩背挺得笔挺,一脸正气凛然。
那小小的御史辩才还不错,他条条桩桩罪过列举出来,字字铿锵如金石相撞,说到鼓起之时乃至声音沙哑,直听得人两股战战。乃至连几天前刚自请致仕的都御史冯大人也被牵涉了出去,明显已赋闲在家,又在半个时候内被人带上了太和殿。
冯大民气中一凉。
没两日,太子手底下一个官员来方府中做客,按理这时候大家自危,谁有表情来别府做客?
此时朝堂之上暗潮涌动,百官都微微低了头。每次御史有事要奏,这太和殿上不管何人都会心中打鼓。参太子门下幕僚的、参与相爷沾亲带故的亲戚的大有人在,乃至连在文宣帝身边伴驾数十年的老魏公公都被参过折子。
“到底是急了些。”文宣帝无法:“现在你根底不稳,哪能如此冒然行事?”
太子也不去请,每日气定神闲,仿佛统统都在把握当中。群臣都感觉太子这回下不来台,此时只是梗着脖子硬撑着,最后还是得亲身上门告罪。
即便是每三年一届的科考选出来的豪门士子,也有好些是老臣部下的,多少官方学子于会试之时落第,名列前茅的学子里头过半数都有些背景,殿试三甲也是从他们里头选。
方老爷子气得说不出话。
*
以相国为首的几位一品要员并上几个三品小官竟称病不朝,闭门谢客。这一病就病了好几天,又过了一个休沐,还是没好。
三日以后,财物已经尽数偿还,户部自有人去细细查对。可太子却又说这数不对,把暗卫从他们两家里翻出的帐本来算,缴返来的不敷一二,奏请文宣帝下旨抄家。
这几年太子的心愈发大了,把科举一途卡得死死的,重用豪门士子,把他们领入朝堂,连老相国部下弟子都涓滴不给面子。
这事之前,承昭并没有与文宣帝筹议,文宣帝此时也被这么突如其来的行动炸懵了,却当下站到了太子这边。以袖拭了拭眼角,哀戚道:“先帝临终前还抓着朕的手,几次交代朕定要亲贤远佞,朕多年竟未发觉二人野心,实在有愧先帝期许。如此大奸大恶之徒,千万不成姑息。”
冯大人神采青白,本身却又不好辩白,给都察院几位大人使了好几个眼色,却也没报酬他说话,就如方老爷子这般,垂着眼假装没看到昔日的长官。
方筠瑶却徐行上前,把茶盘中亲手沏的茶给那官员添上,手一抖,茶水便洒到了人家衣裳上。
文宣帝心知不当。转念却又想着再有一年,承昭便及冠,这天下都要交到他手中,不幸亏众卿面前驳儿子的脸面,只好允了抄家,三司会审却驳了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