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香港四大探长[第2页/共2页]
四大探长排在第三位的是韩森,和吕乐以及蓝刚一样,韩森也做到了总探长之职。不过,他担负这一职务的时候比吕乐和蓝刚都晚。吕乐和蓝刚退休后,香港警方需求用人,才于1971年6月将韩森汲引为新界区总探长。
四大探长的最后一名是颜雄,此人的最后职务是油麻地警署的探长,于1977年1月24日遭到廉署的通缉,但此前他也已经外逃,目前定居在泰国。
在此期间,新任港督麦里浩到任,这位港督仿佛和之前那些长官风格分歧,很有肃贪之态。警署内一些人开端担忧本身受累,悄悄做着拖身筹办。韩森便在此时提出提早退休申请,成果,他仅仅只是当了两个月总探长便退休了。1976年,廉署收回对韩森的通缉。但此时,韩森早已经在外洋定居,厥后为了包管本身的安然,又来到和香港没有引渡条例的台湾,直到1999年在台湾病逝,廉政公署亦是以撤消对他的调查。而同年11月4日香港廉政公署也对吕乐收回通缉令,至今有效。
1973年6月8日,英籍香港总警司葛柏照顾巨款胜利叛逃回英国。这个动静旋即传遍香港,早已饱尝贪污祸害的香港市民闻讯大为大怒,来自各阶层的市民纷繁上街抗议,“反贪污、捉葛柏”的标语此起彼落。为停歇民愤,1973年10月17日,新上任的港督麦里浩提请立法局同意建立一个专责独立的肃贪机构。就在这类背景下,1974年2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宣胜利立。
当时吕乐的角色,应当就是一种江湖人物的角色,一方面他办案雷厉流行,另一方面又像那些黑道人物普通巧取豪夺。他既向下属贿赂,也向下级收贿,同时也操纵手中的权力,向辖区统统机构收取好处费,同时充当他们的庇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