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诸葛瞻[第1页/共3页]
喜好答题:从始皇开端请大师保藏:答题:从始皇开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与此同时,朝骏与佳绮这边。
4. 托孤辅政:
惨遭殛毙:孙峻想与诸葛恪争权,因百姓对诸葛恪多抱恨恨,朝臣也仇恨于他,因而孙峻向吴主孙亮进谗言,诬告诸葛恪谋反。建兴二年即公元253年十月,孙峻与孙亮同谋,置酒宴请诸葛恪。诸葛恪入朝觐见,车驾走到宫门口停下来,孙峻已埋伏好甲兵。终究,诸葛恪被孙峻当场诛杀,身后被苇席裹尸,抛尸在石子冈,被夷灭三族。其弟诸葛融担负公安都督,也被迫他杀。”
诸葛瞻出世时,其父诸葛亮已经47岁。公元234年,诸葛亮北伐魏国,行军到武功时给兄长诸葛瑾写信,提到诸葛瞻已经8岁,聪明敬爱,但诸葛亮担忧儿子过早表示出不凡的才干,将来难成大器。
受诏辅政:东吴太元元年即公元251年十一月,孙权久病不愈,太子孙亮春秋尚幼,征召诸葛恪入朝辅政,兼任太子太傅。孙权诏谕各级官员,除生杀大权外,诸葛恪统辖表里军政大事。孙权还特地为他制作府邸,安排侍卫庇护。公元252年仲春,孙权病危,调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入朝,拜托后事。四月孙权病逝,孙弘与诸葛恪夙来不睦,筹算假传圣旨诛杀诸葛恪,孙峻将此事奉告诸葛恪,诸葛恪请孙弘前来商讨大事,将其诛杀,孙亮继位后,诸葛恪升任太傅。
2. 政治生涯:
大败魏军:东吴建兴元年即公元252年十月,诸葛恪征集民夫构筑烧毁的东兴大堤,摆布两端保持山岭,各筑城一座。同年十仲春,魏国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率兵七万打击东兴,筹算围攻两城,破坏隔绝湖水的大堤。诸葛恪亲率雄师四万,日夜兼程赶来救济。当时天寒下雪,魏军众将集会喝酒,看到诸葛恪的军队兵少,因而解甲痛饮,只戴头盔拿着战刀与盾牌,在堤岸嬉闹,不安插军阵迎敌。诸葛恪派将领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军军队,大败魏军,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缉获魏军粮草辎重无数,班师而归。此战后,诸葛恪因军功进封阳都侯,兼任荆州牧、扬州牧,督领朝廷表里诸项军事。
3. 把握军权:
才名远扬:诸葛恪是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的宗子,幼年时就以才调闻名,能言善辩,吴主孙权对他非常赏识。成年后,他官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陪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并与他们为友,不久从中庶子升任左辅都尉。孙权几次大会朝臣,用心当众刁难诸葛恪,都被他机灵化解。
3. 兵败身故:
5. 东兴大捷:
后代之人视诸葛瞻为忠臣,固然忠贞报国,但才略和智谋平淡,不敷以挽救蜀汉的败亡。为记念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忠勇就义,德阳绵竹市境内建有诸葛双忠祠。
2. 平叛建功:
邓艾带领魏军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关。邓艾派人送来手札劝降诸葛瞻,许封琅邪王,诸葛瞻勃然大怒,将邓艾的使者斩杀,布阵迎敌。邓艾派其子邓忠率军攻击蜀军右翼,将领师纂率军攻击蜀军右翼。邓忠与师纂初战得胜,以为不是建议打击的时候,邓艾大怒,要将两人斩首示众,邓忠与师纂这才率兵死战,大败蜀军。绵竹之战,诸葛瞻战死,长年37岁,其宗子诸葛尚也与父亲一同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