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1页/共4页]
齐有三邹子。其前邹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品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着十二论,环渊着高低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邹奭(shì)是齐国各位邹子中的一名,也较多地采取邹衍的学说来撰写文章。因而齐王嘉奖他们,从淳于髡以下这些人,都被封为列大夫,为他们斥地宽广的通衢,修建高门大屋,赐与尊崇和宠嬖,招揽天下诸侯的来宾,显现齐国能招纳天下贤士。
邹奭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邹衍之术以纪文。因而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来宾,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赵国也有公孙龙停止“坚白”“同异”之类的辩论,另有剧子的谈吐;魏国有李悝,倡导尽地力之教;楚国有尸子、长卢;另有阿地的吁子。从孟子到吁子,世上大多有他们的着作,以是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他们的传记了。墨翟是宋国的大夫,善于戍守抵抗,倡导节用。有人说他和孔子是同期间的人,也有人说他糊口在孔子以后。
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之徒,各着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从邹衍到齐国的稷下先生们,像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这些人,各自着书立说议论治乱的事情,用来求取当世君主的任用,如许的环境多得说不完。
孟轲是邹国人,师从子思的弟子。学业有成后,他去游说奉养齐宣王,宣王没有任用他。到了魏国,梁惠王对他的主张也不认同,以为他的谈吐陈腐、空洞且不实在际。在阿谁时候,秦国任用商鞅,实现了富国强兵;楚国、魏国任用吴起,克服了仇敌,使本身变强;齐威王、宣王任用孙膑、田忌这类人,成果诸侯都到东边来朝拜齐国。天下正努力于合纵连横之事,把善于攻伐当作贤达,而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以是他所到之处都与当时的在朝者分歧。因而他归去和万章等人编次《诗经》《尚书》,阐述孔子的思惟,着成《孟子》七篇。在他以后有邹子这类人。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故利吾国”,何尝不废书而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故异哉!
淳于髡,齐人也。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但是承意观色为务。客有见髡于梁惠王,惠王屏摆布,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敷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髡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摈除;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沉默。”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贤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后淳于髡见,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去。因而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毕生不仕。